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管辖 > 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仲裁怎么办

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仲裁怎么办

时间:2022-05-10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014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关于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仲裁怎么办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仲裁的程序

1. 仲裁管辖

根据以下情形,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 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2. 如果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3. 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八条

二、劳动仲裁申请的程序

1. 申请时限

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2. 集体争议处理

如果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人数在三人以上,并具有共同理由,视为集体争议。当事人应当推举1-3名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如果未推举代表人,则按个别争议处理。

3. 提交申诉书

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申诉书需要提供正本一份,副本根据被诉人人数提供。

4. 提供证据材料

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应当附上符合申诉条件的相应证据材料。证据材料需要用清单列明,统一规格使用A4纸粘贴或影印。如果提供影印件,需要提供原件以备核查。

5. 缴纳仲裁费

立案后,申诉人需要按照受理案件通知书的要求预交仲裁费。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交费,将按放弃申诉处理。如果当事人有困难,可以提出缓交或减免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劳动报酬未支付的投诉电话

    劳动者在遇到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报酬时的应对策略。劳动者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3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责任和相应处罚措施。劳动者应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 什么条件符合拖欠工资

    关于拖欠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需提前支付。辞职后的员工若被拖欠工资,可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并提供存在劳动关系

  • 聘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合同与聘书的关系。劳动合同包括多种条款并需双方协商一致,而聘书内容相对简洁,仅为单方行为,不能替代劳动合同。聘书的作用是连接人才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与协作,增强应聘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表示用人单位的郑重对待、信任和守约。

  • 股份有限公司解散员工可以申请补偿吗
  • 因公受伤骨折老板不赔偿怎么办
  • 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