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适用的法律规定,对于引起共同海损特殊牺牲和特殊费用的事故,在尚未确定承运人是否存在免责过失的情况下,应首先进行分摊。只有在分摊完成后,分摊方才有权就承运人的过失提出赔偿要求,而承运人也有权进行抗辩。即使分摊方在分摊之前已经提出了赔偿请求,只要承运人是否可免责的过失尚未确定,承运人仍然有权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而分摊方必须先行分摊。
规则D所指的抗辩是指承运人对分摊方提出的赔偿请求进行的抗辩,而不是分摊方对承运人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的抗辩。尽管《海商法》第197条在文字上与规则D有所不同,但其原意应该是一致的。因此,在未确定承运人是否存在过失的情况下,分摊方不能对承运人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进行抗辩。
严格来说,《海商法》关于共同海损的章节并未调整过失问题。即当事人之间就过失问题提出的索赔或抗辩并不属于共同海损的范畴,而只能基于运输合同的责任条款提出,并受到《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条文的约束。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包括船舶牺牲和货物牺牲。船舶牺牲是指在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时,船舶或船用物料遭受的损失,如扑灭火灾、切除残损物、有意搁浅等导致的损失。货物牺牲是指在共同海损措施下,船上所载货物遭受的损失,如抛弃货物、货物湿损等。共同海损牺牲的认定和
关于共同海损的特殊牺牲和特殊费用事故的法律解释。在分摊共同海损前,需先确定承运人是否存在免责过失。承运人有权对分摊方提出的赔偿请求进行抗辩,但分摊方在未完成分摊前不得抗辩。共同海损章节并不涉及过失问题,相关索赔或抗辩应基于运输合同责任条款提出。
共同海损的要素,包括基于真实的海难或危险、人为且故意的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的行为、为了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意外情况下的指挥权等七个条件。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面临危险时,为了维护船货安全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