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是否可以起诉呢?起诉对于很多时间都是可以的,只要是危害到了自己的利益有相关法律支持都是可以起诉的,在很多债务问题中如果有恶意转移财产就可以进刑起诉!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2025-01-30
《民诉法》第八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民诉法解释》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
2025-01-30
在保证合同中,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的实现只有通过担保人来完成,而债权的实现对于担保人来说,通常是财产责任的承担。并且,《担保法》第七条对保证人的资格能力作了限制,即须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我国《担保法》第十八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
2025-01-28
如果是在债务人与其配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可以将他的配偶作为共同被告。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
2025-01-25
《担保法》第12条规定: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
2025-01-23
除非债权人欺骗担保人,骗取担保人的担保,否则,担保人一经提供担保即应承担担保责任。即保证人在债务人的财产经法院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
2025-01-19
第一条借款人因购买自用住房需要,特向贷款人申请借款。第三条本合同项下的贷款本金及利息,借款人以按月付款的方式进行还本付息。不足偿还部分,由保证人承担连带偿还贷款本息的连带责任。第九条借款人应按本合同订立的还款计划按期足额归还贷款本息。保证人担保借款合
2025-01-16
人保又称保证人制度,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由其以个人身份保证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保证人担保是纯粹的人格担保。保证人如果没有尽到法定的义务,
2024-12-30
决给付之日止计人民币7578元,共计人民币512754.65元;原告承担了保证责任后多次向被告追偿,但均未果。为此,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向贵院提起诉讼,恳请贵院依法判如所请。
2024-12-20
准抗辩权是对给付请求权以外之权利行使的对抗,如对抵销权行使之抗辩;再抗辩权是对抗辩权之抗辩。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显然属于给付拒绝权,即狭义的抗辩权,因而它具有狭义抗辩权的共同属性,同时因为它是保证债务中专属于保证人的抗辩权,因而又有其自身的属性,具体表
2024-12-20
甲方向乙方借款,并由丙方进行保证担保,乙方同意予以借款。为维护双方利益,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执行。借款期限为____个月,自乙方实际放款日起算。
2024-12-19
第二种意见认为,法院对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所涉及的保证人不能够作为义务人强制执行。如果法院可以对保证人强制执行,则明显剥夺了保证人的诉讼权利。
2024-12-18
主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非法串通, 共同实施某种行为,以骗取保证人提供担保的,保证人因此与债权人订立的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既不承担保证责任,也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在受到此种损害的情况下,还有权请求债权人和债务人赔偿。根据《物权法》第175条规定
2024-12-07
《民法通则》第89条和《担保法》第三十一条均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上述法律规定表明,连带责任人承担了连带债务后,依法可以向其他负有连带责任的人追随偿。连带责任人的追偿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般来说,连带责任人所承担的不论是连带清偿
2024-12-06
保证合同是单务、无偿合同,保证人对债权人不享有请求给付的权利,所享有的只是抗辩权或其他防御性的权利。担保法第20条规定,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保证责任的具体方式由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连带责任保证
2024-12-05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介绍了保证期间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保证期间的免除条件和特征。保证期间是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积极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