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法律知识

  •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要件有哪些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解为不包括单纯的借款合同,因为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诈骗相

    2025-02-05

  •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可以是伪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财物;也可以是先伪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欺诈人先与对方签订合同,想方设法让对方先履行,待对方

    2025-02-02

  • 罗某的行为是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

    被告人罗某在担任**南宁亿业电力物资公司总经理期间,在明知公司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于2003年12月18日同河南**电缆公司签订价值3156382万元的《工业品买卖合同》。纵观本案,被告人罗某签订合同就是为了骗取被害人的货物,实现其单位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目的。

    2025-02-02

  •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⑥有学者认为,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⑦当然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种含有欺诈因素的行为是否是合同诈骗罪构成中的客观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

    2025-01-30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匿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2025-01-28

  •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三

    2025-01-25

  • 合同霸王条款是否合法

    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是否合法,关键是看该条款是否违反了法律的具体规定,如果违反了则无效,如果不违反,双方又是在真实意思表示下签订的,则是合法有效的。所谓“霸王条款”,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

    2025-01-25

  • 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近年来,利用合同实施诈骗成为诈骗犯罪中十分突出的犯罪之一。这类违法犯罪增长幅度之快、数量之多、花样之繁、危害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尽管修订后的刑法对合同诈骗罪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它具有不同于普通诈骗罪的特点,在理论上存在分歧,实践中难以认定。本文拟

    2025-01-24

  • 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

    诈骗类犯罪是典型的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方式和犯罪手段各异,罪名和量刑也截然不同。目前,有几种诈骗犯罪行为比较常见并且经常被混淆,主要包括: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通常情况下,合同诈骗罪与

    2025-01-23

  •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 存在欺诈情况怎么办

    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往往出于各自目的会隐瞒相关的信息,而欺骗对方而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的劳动合同的效力是存在瑕疵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

    2025-01-23

  • 什么是合同诈骗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

    2025-01-22

  •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

    2025-01-21

  • 单位合同诈骗罪中责任人的量刑?

    (一)单位合同诈骗,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罚金刑;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拘役刑;1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

    2025-01-20

  • 合同诈骗法网难逃 笔迹鉴定现真相

    刘某从事电子元件销售生意。同时,廖某某还安排李某某到沈某某的工厂做监工。同年9月,刘某利用沈某某在龙岗坂田所租用的工厂“前身”,伪造出“AB科技有限公司”,骗取江苏昆山某科技公司的信任,向其采购生产手机使用的材料。当江苏昆山某科技公司将货品送往AB公司后

    2025-01-19

  • 如何界定 合同诈骗中的主观故意的

    研究“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认定合同诈骗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及量刑轻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合理的标准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分类,是研究和运用非法占有目的的需要。(二)有利于澄清对“合同诈骗犯罪能否由间接故意构成”的争论。

    2025-01-18

< 3 4 5 6 7 8 9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欺诈的概述
  • 案情
  •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