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 劳动争议 工伤认定 工伤鉴定 工伤赔偿 保护监察 劳动法规
三级分类: 不限 劳动合同程序 签订劳动合同 变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管理 终止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 竞业限制 劳务合同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工会程序”是这样规定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所以,我的结论是在完善企业管理和操作流程上要严格遵守“工会程序”,但在劳动争议裁审实践中就不要抱太大希望,因为即使提出违法解除的意见,也不会
2024-07-29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
2024-07-28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二项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一是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满后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或由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二
2024-07-23
尚未到期,市某公司职员杨某却因公司年度考核排名末位遭到了解聘。在与公司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并领取了18万多元补偿金后,杨某将单位告上法院。杨某认为,公司单方面解聘,违反了,应按工龄支付自己3个月的劳动赔偿金差额、支付额外一个月工资差额,共计168万
2024-07-23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没有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情况下解除合同,是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按实际工作年限,一年一个月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知,如果双方协商
2024-07-23
黄某是一名25岁的女性,是穗兴服装公司的车缝工。她在1994年5月9日入职该公司,之前从事个体经营而未曾在单位工作过。她与单位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1995年4月20日,黄某
2024-07-22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
2024-07-22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应该在合同期满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双方就续订劳动合同期限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续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从双方签字之日起,不得少于一年。
2024-07-21
王某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患病瘫痪,经过适当延长医疗期满后,王某不能工作。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五级劳动能力,针织厂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关系,并给予经济补偿金及医疗补助费。
2024-07-17
但鉴于中国基层法院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及该部仲裁法生效后的实践,没有明确规定仲裁协议的准据法常常导致一些法院无所适从或以此为竞争管辖权的借口。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也采纳了这一做法。
2024-07-15
王某在某公司工作期间因患病住院治疗,公司以医疗期满为由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王某不服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申诉,最终仲裁委撤销了公司的决定。根据劳动部发布的规定,医
2024-07-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劳动者自愿离职时,通常不享受经济补偿金。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因破
2024-07-13
没有时间规定,符合条件即可算是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2024-07-12
三、 甲、乙双方同意终止合同补偿金为x个月工资合计:xx。
2024-07-11
工伤期间,在等待鉴定结果期间公司是不能跟伤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伤者可以主动申请离职。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
2024-07-11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情况。其中,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乙方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乙方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同时,甲方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此外,还提到了甲方不得依据某些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工合同未到期时的裁员处理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裁员是否合法决定了是否需要劳务派遣单位赔偿。同时介绍了劳务派遣的定义、优势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和政治权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