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破产和解是需要经人民法院裁定许可成能成立的。和解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以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为条件,而这种法律行为不仅需要债权人会议与债务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要经过人民法院的裁定认可,方能成立。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申请符合破产法规定
2024-05-16
破产法对市场经济的调整作用有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本文仅就我国破产法及其解释中有关破产债权确认的规定结合近年来我院办理破产案件过程中对此方面总结的一些经验谈谈在审判实践中在此问题上容易产生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破产法》第十五条规定:债权人会议的职权
2024-05-12
针对这一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日前表示,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审判庭的协调,已经初步决定,对于下级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审判监督,由上级法院负责审理破产案件的审判庭对口受理。在审理非计划调整的企业破产案件时,各级人民法院绝不能套用计划调整企业破
2024-05-11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属国有企业破产后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工作。第四条 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应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稳妥地进行。第六条 非经营性资产原则上应当采取无偿划转的方式移交接收单位管理。办理非经营性资产划转及变更等手续,原则上免收行政性
2024-05-09
清算期间的职工生活费;清算财产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清算期间公司设施和设备维护费用以及审计评估费用;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债权人会议会务费、清算公司催收债务的差旅费及其他费用。另外,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清算费用还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
2024-05-08
因此,资不抵债与不能清偿并不相同,新破产法将其并列作为破产原因的构成要件。这两个标准同时满足,才能对该企业申请破产或宣告破产。
2024-05-03
破产法上的抵销权,是指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即破产人负有债务的,无论是否已到清偿期限、标的是否相同,均可在破产财产最终分配确定前向管理人主张相互抵销的权利。破产法上的抵销制度,是破产债权只能依破产程序受偿的例外。
2024-05-02
逾期未申报的,视为自动放弃债权。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有些案件中,当法院无意或者有意而未通知信用社时,信用社在得知借款人或担保人破产的消息后,必须及时查阅刊登在本市、本省报纸上的债权申报公告或者亲自到法院询问,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申报。
2024-04-30
在新破产法起草过程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劳动债权和担保债权的清偿顺位上,破产法草案第一稿和第二稿对此的规定存在很大分歧,究竟何者该优先受偿呢?美国破产法中虽然未使用劳动债权的概念,但将其认定为无担保债权的一部分,具体包括:①雇员的工资及其他
2024-04-28
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为企业破产的唯一原因已经明确。对此,司法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不能”或“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应根据债务人的全部资产是否大于其所负债务的总额来确定。反之,如果企业全部资产总额小于其所负债务,也就是资
2024-04-27
当企业支付不能时,破产清算是企业退出市场,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这些都使得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千头万绪,我们只能是在实践中摸索方法,探索前进,总结我们在审理破产案件中的经验。笔者认为处理好破产案件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因此,抵押效力在破产案中成为一个倍
2024-04-26
破产原因是认定债务人丧失债务清偿能力,法院据以启动破产程序、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通常法院启动破产程序应该同时满足启动程序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依我国破产法[1]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即为破产程序开始的标志,因此在形式上只要符合人民法院受理破
2024-04-25
为了推进国有企业破产工作,妥善分流安置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现将《北京市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暂行办。厅《关于转发〈北京市国有企业破产工作暂行规定〉和〈北京市企业兼并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第三条市劳动保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
2024-04-25
实践中有债权人直接起诉股东,要求法院判令股东直接承担民事责任,理由是有限责任公司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无法参加诉讼,但是此时公司尚未进行注销登记,企业的法人资格还存在,公司仅以其全部财产为限承担企业债务。债权人认为应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组织清算,如果工
2024-04-24
公司倒闭属于不可抗力,因此而终止劳动合同,需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至于究竟要赔多少钱,视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以及倒闭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2024-04-23
用人单位进行裁员的条件与程序。条件包括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企业转产或技术革新等情况下,可依照法律规定裁员。程序上,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并制定裁员方案,最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裁员。
破产案件受理中的多种问题。包括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难题、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及联营企业的破产处理方式、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破产申请受理情况,以及无主管部门的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破产的问题。在受理破产申请时需考虑社会稳定因素,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清算,确保债
重整制度中债务人和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障问题。新破产法规定了债务人和出资人的重整申请权,但对出资人的权益保护需进一步明确。债务人在重整程序中担任重要角色,同时需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以防止滥用权力。监督可通过设立监督机构、加强信息披露等方式进行。
用人单位进行裁员的法定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裁员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以及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