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做出责令立即改正、行政处罚罚款等。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
2023-10-06
肯定的观点认为,知情权是股东的法定权利,既然公司法没有规定知情权必须由股东本人亲自行使,股东当然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行使。因此,股东有权委托他人代为行使股东知情权,除非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委托他人代为行权有不正当之目的。
2023-10-05
xx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龙铸以xx公司未通知其参加公司于2006年1月12日召开的临时股东会议为由,要求撤销xx公司该次股东会所作出的决议,并要求公司保障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另外,对于原告的另一项诉讼请求,两原告虽曾书面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但由于公司法规定
2023-10-04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此外,根据《合同法》第四十
2023-10-01
价格欺诈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要把发票复印件一并附上。四是投诉可直接递当地消委会,如商品额值较大、问题较严重或当地消协未能解决的,也可向上一级消协投诉。
2023-09-25
广义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而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法领域内的一项政治权利,故现在的知情权概念一般是指广义的知情权。知情权包括消费者知情权、股东知情权等等,如果你想了解消费者知情权的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23-09-24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将企业所执行的薪资制度、应聘职位、薪资结构、劳动条件、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等关键信息告知应聘者;在录用员工时,企业应将管理制度明确告知员工。应聘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上述信息,对于不知情的信息,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员工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
2023-09-22
表现:采用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没有如实标注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把假冒伪劣商品作为馈赠品,最常见的就是“买一送一”。
2023-09-18
根据公司法立法本意和证据规则要求,公司应当就其存在上述拒绝的“合理根据”也即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承担举证责任,但该公司在庭审中对此并未履行举证义务,故应当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应允许杨某查阅公司会计账簿。故在此类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2023-09-18
销售者卖假货,属于欺诈消费者,根据法律规定,销售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有权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
2023-08-19
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根据国家计委发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标价行为或采取的价格手段,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为欺诈行为。
2023-08-19
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 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际却按48元结算。 5、虚假折价:如某
2023-08-18
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知情权也不例外。尽管我们已经承认知情权在整个权利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但这绝不意味着知情权的行使可以不受任何限制。隐私权与知情权一样都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所不同的是知情权保障了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从而达到民主;而隐私权则直接保障个
2023-08-1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简称为知情权。 ③在利用广告宣传商品和服务时,制作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使消费者在难辨真伪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选择,如有的广告使用超乎寻常的溢美之
2023-08-17
网友提问:吴某是甲公司一名持股20%的小股东,该公司另两位股东孟某和高某为夫妻关系,持股80%。实际上该公司一直由孟某和高某经营管理,吴某处于小股东地位且未参与公司管理。为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吴某多次要求公开财务状况,但公司一直以吴某是竞争关系的乙公司大
2023-08-17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消费者权益的七大保护原则,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和获知权。这些原则保障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同时,消费者有权成立社会团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