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属于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1.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情况;
2.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对于本法第47条规定的仲裁裁决,劳动者如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通过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关系,没有书面合同形式;
2.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而招用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未签订合同;
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工作但未及时续订劳动合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4. 在其他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如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等,存在作为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据;
5. 劳动合同缺乏或违法构成无效合同,但双方根据该合同建立了劳动关系。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高先生与动漫画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动漫画公司未按规定办理高先生的人事档案转移手续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动漫画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经过仲裁后,公司需为高先生办理档案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李某因试用期不符合翻译公司的录用条件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经过劳动仲裁,公司最终被要求恢复与李某的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律师强调,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谨慎,需明确并约定录用条件,避免陷入违法解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