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劳动仲裁及诉讼期间工资支付问题

劳动仲裁及诉讼期间工资支付问题

时间:2024-01-2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801
劳动仲裁及诉讼期间工资支付问题

劳动仲裁的定义和程序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公正裁决。在中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经过的程序,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咨询: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

问题背景:

去年底,我收到了单位发来的解雇通知书。我已经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撤销解雇通知书并恢复劳动关系。现在仲裁即将开庭,但在开庭前,我的劳动合同已经到期。我想知道,在劳动仲裁和诉讼期间,单位是否会支付我工资。如果我在合同到期后找到了新工作,单位是否能提供住房公积金转移证明,以证明我与现单位的劳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仲裁和诉讼期间的工资是否会继续支付给我?

回答:

根据您的情况,一旦违法解雇被确认,您作为员工可以提供证据证明在被非法解雇后曾向用人单位主张安排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裁决用人单位支付您在仲裁和诉讼期间的工资。

相关法律知识: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因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
  •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
  • 因除名、辞退、辞职和离职引发的争议
  •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引发的争议
  •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引发的争议
  • 其他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的受理机构: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以下劳动争议案件:

  • 位于北京市中央和市属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 外省、市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驻京办事机构或分支机构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仲裁的申请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 仲裁申请书:填写真实准确的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提交给仲裁委,一份留存
  • 身份证明:劳动者需要提交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用人单位需要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和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 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根据需要,申请人应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材料。用人单位需要提交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劳动者需要提交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劳动仲裁的受理和不受理决定:

仲裁委收到仲裁申请书后,会在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并将决定通知当事人。受理案件的当事人需要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到仲裁委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并办理受理手续。不受理案件的决定会以不受理通知书形式送达申请人。

经仲裁委批准受理的案件,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如果超过举证期限,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劳动诉讼的相关知识,我们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 劳动诉讼的程序
  • 劳动争议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要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首先,劳务可以与单位协商解决欠薪问题。其次,如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此外,文章还涉及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以及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

  •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 拖欠农民工工资之后的经济补偿方式
  • 公司搬迁太远有补偿吗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