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向劳动监督部门投诉后,如果劳动监察部门已经立案,便不能撤诉。只有劳动监察部门自行决定是否撤诉。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对于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对于应当改正但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三)对于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可以撤销立案。
经调查、检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也应当撤销立案。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立案调查完成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责令改正)或撤销立案的决定。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劳动投诉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包括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2、详细说明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具体投诉请求事项。
3、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住所和联系电话。
4、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果已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提交劳动合同的复印件。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提供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工资单”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凭证。
5、提供与投诉请求事项有关的证据,需要提交该证据的原件及其复印件。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实习期内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实习期离职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采取多种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包括向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个人老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并采取
劳动者在辞职后发现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效力和相关规定。劳动者有权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会保护举报人的身份秘密,对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员工辞职包括多种情况,如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辞职以
因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后的维权方法。在维权前需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条件,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被无故辞退的员工应准备申请书并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和监察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