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工伤待遇是如何的
时间:2024-11-1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非全日制用工是比较常见的,而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问题也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也许您在不经意间就损害了自己或者他人的利益。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讲解“非全日制用工工伤待遇是如何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合法维护自己或者他人的权益。
非全日制用工工伤待遇的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意见以及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于非全日制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的问题,不存在任何争议。用人单位必须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此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也明确规定,如果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当职工发生工伤时,由其受伤时所在的工作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非全日制劳动者与工伤保险
无论非全日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或与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建立多种劳动关系,都不影响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必须像对待全日制劳动者一样,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需要强调的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与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其他社会保险不同。
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后果
无论是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而不能将其包含在小时工资中由劳动者自行缴纳。如果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在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需要自行缴纳工伤保险费。即使劳动合同中约定此项费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也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约定无效。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况视同为工伤。根据以上规定,贵公司的情况应当被视为工伤事故,劳动者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时工加班费问题的法律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的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标准工资的300%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将加班费计入工资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行为。
-
兼职是否适用劳动法
兼职的法律地位及其是否适用劳动法的问题。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只有当工作符合一定的劳动关系判断标准,如从属性、人身性和有偿性,才受到劳动法的保护。此外,特定人群如未毕业大学生、实习生和
-
临时工的转正问题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临时工转正问题的相关规定。我国劳动法并未明确规定临时工这一职业身份,所有劳动者都应签订劳动合同。连续工作满的临时工的劳动合同续订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改变了传统用工制度,使得固定工和
-
兼职连做七天不做完无薪资合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做兼职边做七天无报酬肯定是不合法的,做兼职是属于雇佣关系,雇主不支付报酬的,兼职人员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的。超过上述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建议正式劳动关系,不得订立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
-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签合同吗
-
劳务合同和务工证明有什么区别
-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