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应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公司要求加班却不支付加班费,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尽快解决双方纠纷,建议员工第一时间与公司协商处理,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员工可以选择向劳动部门匿名举报,特别是如果有多名员工被克扣加班费且担心影响与公司的关系时,建议选择举报公司。
相对于举报,投诉是实名进行的,因此在必要时可以选择投诉公司,以获得更快的解决。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建议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提交书面申请。
如果劳动仲裁无法解决问题,或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建议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劳动诉讼时,应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在追讨加班费时需要保存的要点。包括加班的定义和范围、《劳动法》的规定以及加班事实的举证。劳动者应妥善保存个人或单位存在加班的事实的相关证据,如考勤数据、书面通知等。工资数额的证据也应保存,如银行存折或工资发放清单等。这些证据对于劳动者追讨加班费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劳动法的加班限制及相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单位强迫劳动者加班,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对于用人单位安排的加班,如果依法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举报;若不支付,劳动者
经济补偿金支付后,劳动者能否再次追偿加班费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经济补偿和加班费是独立的,劳动者有权在获得经济补偿金后继续追偿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