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部1994年12月14日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企业可以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职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1) 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2) 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3) 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内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企业可以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职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该制度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1) 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2) 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3) 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每周公休假日是指劳动者劳动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根据国务院1995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我国职工每周享有两天公休假日,一般为星期六和星期日。企业和事业单位如果不能实行统一工作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假日。根据企业规定,企业职工每周休假日可以轮休、倒休。出差人员的周休假日可以在出差地享用,如果未能享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休。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职工可以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刘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刘某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回公司报到,而公司按规定发布公告通知后解除了劳动合同。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操作合规,驳回了刘某的请求。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后,享受保留劳动关系、安排工作或发放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但工伤职工不能享受企业内退、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且被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工资福利待遇。如
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报销差旅费大于借款的账务处理方法
关于职工出差涉及借款、差旅费报销与账务处理的流程。内容详述了如何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接收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以及当报销的差旅费大于借款时的处理方法。包括记账科目选择,具体操作流程,旨在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保证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员工权益。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问题。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了务工人员的含义,并指出其属于社会学基础阶层。根据不同阶层分类,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民等阶层。同时,文章还涉及雇佣关系和劳动法的保护问题,指出法律对务工人员的身份地位和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