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 > 怎样对待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

怎样对待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

时间:2024-03-0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391
怎样对待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

认真对待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

在我国,调解是仲裁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调解程序只有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开始,不是仲裁程序中的必经阶段。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会询问参加仲裁的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同意,仲裁庭将主持调解;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则仲裁庭不能启动调解程序,所以,仲裁程序中是否开始调解程序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仲裁庭主持调解的原则

仲裁庭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会在确定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也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要求,根据调解协议出具裁决书或调解书。

调解的优势

调解在快速解决纠纷,降低当事人成本等各个方面都有独到的优势:

  • 如果当事人能够达成一致,签订调解协议,由申请仲裁的一方撤回仲裁申请,则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退回部分仲裁费用给当事人。
  • 调解达成协议的,自动履行的比例更高,节省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成本;也能有效降低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风险。
  • 调解解决纠纷能使当事人保持友好的关系,双方都有面子,双方今后的商业往来也有可能。

充分准备、积极参与调解

鉴于调解具有诸多好处,当事人应认真对待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充分准备、积极参与。

当事人应注意的几点

首先,当事人应充分了解自己,注意态度。认真考虑自己的胜率和输率,更要考虑自己的不足之处,调解时不能要价太高,实践中面临的执行难问题要作为让步的一个因素在调解时考虑,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其次,当事人要把握好接受调解方案的时机和方式。既要考虑实现本方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可接受度,在一个交会的平台上尽快接受调解方案。

另外,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是灵活多样的调解,可以在庭审中进行,也可以在庭审后进行;可以口头磋商,也可以书面交换意见。仲裁庭一般会以以下几种方法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

  1. 仲裁庭同时与双方进行磋商(俗称面对面)。
  2. 仲裁庭分别与双方进行磋商(俗称背对背)。
  3. 双方自行磋商。当事人应诚恳地与对方沟通,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当事人对待调解的重要技巧,不妨在参与调解时留意应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世界各国对仲裁员资格的规定

    世界各国对仲裁员资格的不同规定,包括严格规定和宽松规定以及无明确规定的国家。同时,针对中国特有的内部仲裁员制度,文章分析了其对仲裁程序、公正性和独立性以及仲裁监督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取消该制度的建议。

  •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后实施的仲裁裁决撤销程序及其法律背景。该程序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事人权益并借鉴了国际先进做法,但同时也出现了监督程序缺陷及过度强调法院监督等问题。立法者在制定仲裁法时忽视了国情差异及法院自身监督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出

  • 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环节。在争议发生后,双方应首先进行协商,对于工伤待遇争议等不太尖锐的情况,协商是常见且易接受的方式。调解虽然不是必经程序,但对解决劳动争议有很大作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仲裁后如仍不服可提起诉

  •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包括提起确认之诉和异议的理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审理时会考虑解除条件的成就、解除合同的必要性和解除程序的合法性。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长效合同缺乏解除条件约定、合同解除通知义务的履行和合同解除

  • 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造成了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复杂
  •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程序
  • 公司解散能申请赔偿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