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基本制度 > 劳动仲裁开庭答辩技巧有哪些

劳动仲裁开庭答辩技巧有哪些

时间:2023-10-07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773
劳动仲裁申请通过之后,法院就有可能会对仲裁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双方都需要进行答辩,答辩的时候劳动者要能掌握技巧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劳动仲裁答辩技巧

录音作为证据的合法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录音是视听资料,经过核实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单位领导在未涉及保密事件的情况下所说的内容,录音并没有违法行为,因此录音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私下传播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对于“私下传播,造成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这一指控,你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进行这些行为,并且需要明确这些行为达到了何种程度的严重性。单位应当提供证据来证明“你私下传播,造成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这一指控的真实性。

其他问题的解决

除了上述问题外,其他问题都可以较为容易地解决。需要注意的是,你是申请人而不是被申请人,因此不能使用“答辩”一词。

劳动仲裁庭审程序

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审的主要程序如下:1.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授权委托书原件等资料按照开庭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仲裁庭的书记员将在候审场所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权限等事项进行核对,复印身份证件,并要求签到。2. 根据劳动仲裁公开审理案件办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一律公开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3. 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旁听,申请旁听需要提交有效身份证件。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批准的人不得参加旁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须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批准,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外国和境外记者的旁听按照我国有关外事管理的规定办理。

宣读仲裁庭纪律

1. 仲裁庭开庭期间,所有人员必须服从仲裁员的指挥。2. 仲裁庭内要着装整洁,不得随意走动。3. 仲裁庭内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得鼓掌、喧哗和吵闹;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不得进行其他妨碍仲裁的活动。4. 未经仲裁庭许可,仲裁参加人不得发言和提问。5. 旁听人员不得发言和提问。6. 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录音、录像或摄影。7. 对违反仲裁庭纪律和干扰仲裁活动的人员,仲裁员有权劝告和制止;不听劝告的,仲裁员有权警告、训诫或责令其退出仲裁庭;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宣布开庭

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仲裁庭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包括审理的案件案由、仲裁庭成员姓名、书记员姓名。

当事人身份核对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陈述个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时间、原籍、现住址、现任职务、代理人与当事人的关系。仲裁庭询问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身份有无异议。

权利义务告知和回避申请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如下权利: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的权利,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被申请人有承认、反驳申请人仲裁请求、提起反诉的权利。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承担如下义务:有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纪律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有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文书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5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其回避理由是否成立。

申诉与答辩

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进行答辩。如果申请人当庭变更、追加、撤回仲裁请求,而被申请人表示当庭答辩有困难,仲裁庭可以安排适当的答辩时限。

调查与质证

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对案件争议的事实进行调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紧跟仲裁庭的调查进程,陈述事实。经仲裁庭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才可就仲裁庭未主动调查的其他事实作补充陈述。经仲裁庭询问,当事人明确表示对案件事实没有其他补充后,仲裁庭对案件事实部分的调查告一段落,转入证据质证程序。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准备好全部证据的复印件,并按顺序理清相应原件。质证前,仲裁庭将询问当事人是否有其他证据需要当庭提交或有证据线索需要一定期限内补充提交,当事人应当将已准备好的证据一次性提交仲裁庭,或者提出延期提交证据的申请,但是否准许需经仲裁庭许可。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质证按照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然后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公司辞退不赔偿怎么办

    如果被公司无故辞退而未获得赔偿金,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前往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携带相关材料,包括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证据复印件和工商登记信息。劳动仲裁的程序包括立案、举证期、答辩期、开庭审理和调解等步骤,最终由

  • 劳动仲裁的程序有哪些

    (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调解不成或者调解

  • 劳动仲裁立案后多少天开庭

    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大致是劳动仲裁立案到开庭最迟为25天以上。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第三十五条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 劳动争议仲裁应诉答辩书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人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之日起7日内对申诉进行审查,然后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被诉人应当在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答辩人如果是单位的,应当写明单位的全称,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 劳动仲裁要多久才有结果
  • 收到劳动争议调解通知书不去可以吗
  • 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