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对退休后的警察进行返聘是可以的,法律没有明显规定不可以进行返聘,但退休民警返聘后只能是顾问,没有警号,也没有执法权。返聘人员在劳动后所受领的经济利益属于工资还是薪酬关系到加班是否应当支付劳动法所规定的加班费用问题。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
2024-02-28
对于值班算不算加班,法律上无明确界定,在《劳动法》等相关规定中,无值班这个概念。因此,不能享受劳动法上双倍的工资;另一种意见认为值班与加班在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牺牲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延长了劳动者的工资时间。因此单位在节假日要求职工值班以此为借口回避
2024-02-27
劳资纠纷仲裁申请书的内容包括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的基本信息,以及仲裁请求和事实与理由。申请人要求被申诉人支付拖欠的基本工资、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和双倍工资,并要求被申诉
2024-02-22
原告因工资等争议一案,不服xx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9年*月**日所作的深劳仲案[2008]2***号裁决,现提出起诉。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作的深劳仲案[2008]2***号裁决书的裁决是错误的,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而且,支付拖欠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理应适用劳动合同
2024-01-31
根据法律规定,中秋节当天加班是三倍工资,其他两天周末加班是双倍工资或者调休单位不支付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中秋”等
2024-01-21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可以看到,对于网友们的法定节假日加班不给加班费怎么维权的疑问,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可以得出上述的回答,所以网友们如果在工作
2024-01-15
法定假日是包括法定节假日的。法定假日即是国家的在每个法定假日的放假安排,一般都是适度的进行调整和周末连休。法定节假日是指为了庆祝某些事件、纪念某种东西或者风俗习惯而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不能等同于员工在法定节假日的全部工资
2024-01-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值班费是属于工资的组织部分,应该计入工资总额,所以值班费对于企业而言是属于工资福利支出。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一)计时工资;第九条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否则,一时冲动不
2024-01-08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如果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可以拒绝吗,
2024-01-07
自愿加班”没有加班工资“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用人单位须支付加班工资;不是用人单位安排加班,而由劳动者自愿加班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根据劳动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职工的加班工资。因此,毕先生要
2023-12-21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出现下面情况,企业是不能以安排补休为由而不支付加班工资的。 另外需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加班是要得到劳动者的同意的,但是法律也规定以下四种情况的加班是必须的,不要征求劳动者的意见。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它原因,使人
2023-12-19
如果员工月底入职,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公司应按照员工自身的出勤天数,计发工资报酬。可能是当月下发,也有可能下个月统一发放。计算月出勤天数和月工资,全月出满勤即为2175天,如果休息日出勤,则应按照加班时间计算,而不应计算到月计薪天数当中。简单地说,法律体
2023-12-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如果公司搬迁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此外,根据《劳动法》第16条的规定,只要形成了劳动关系,就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公司搬迁导
2023-12-11
2023-11-14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相应的标准支付加班费。如果是法定节假日加班的,需要支付三倍工资,休息日加班的,支付双倍工资,下班之后加班的,支付1.5倍的工资。
2023-11-04
天气转暖,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未就业人员“汇流”,大量涌进职介寻找工作,哈尔滨市进入年后第二轮求职高峰。利用劳动者对法律法规的不熟悉,一些非法职介和少数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手段欺骗务工人员,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改善就业环境,哈尔滨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23-10-16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