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劳动关系时,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最终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
2024-05-10
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等。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的复印件1份;工伤认定书下来后,进行工伤鉴定,持鉴定结果,享受工伤待遇,得到工伤赔偿。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
2024-05-07
工伤认定申请不需要律师代理,只需申请人提交完整的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即应受理。申请时需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工伤认定申请表以及医疗或职业病诊断证明。工伤认定申请表中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受伤程度等基本信息。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社会保险
2024-05-06
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挪用公司资金的行为的,仍然涉嫌挪用资金刑事犯罪,属于刑事案件。建议按流程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2024-05-05
工伤赔偿须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三个必经阶段。很多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工作证等证明,还往往需要劳动关系的认定。
2024-05-05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须携以下材料:。( 1 )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
2024-05-03
为了避免工伤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特定状态,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于劳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在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否则,申请人的申请将不受法律的保护。第二十三条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
2024-05-02
交了申请,等劳动管理部门通知去指定的地方做劳动能力鉴定。做完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在六十日内作出鉴定结论。第二十五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材料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024-04-29
1、首先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的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把医院的伤残鉴定交给劳动局和用人单位,劳动局会发“工伤认定通知书”给用人单
2024-04-24
劳务关系是指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配劳动力,双方存在对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具体包括下岗、待岗、停薪留职的人找到新单位后与新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以及劳务输
2024-04-24
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出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的材料有: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书。工伤认定申请
2024-04-22
该条规定也不排斥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等工伤认定申请人也有收集证据,向工伤认定机构举证的权利。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2024-04-21
1、进行工伤治疗; 2、委托律师全程代理; 3、申请工伤认定; 4、申请工伤鉴定; 5、确定赔偿项目及赔偿数额; 7、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
2024-04-21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六条规定,申请工伤赔偿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聘用合同的复印件或其他证明材料,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还需要提供
2024-04-20
申请工伤认定,社保受理后,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得到《工伤认定结论书》后,将其复印件及治疗发票、治疗清单、出院小结等交医保,30天内审核拨付符合报销条例的费用就能拿到手了。单位支付的工资按月支付,如有伤残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协商支付。如果员工和单
2024-04-19
工程质量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必须强制执行。推荐性标准是非强制性的,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工程质量标准还可
2024-04-1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