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变更或者解除租赁合同使一方当事人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应当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2024-10-18
私房的租金标准,可由租赁双方按照有关规定或双方协商确定。合同一方当事人要求提高或降低租金,应当通过协商的途径解决。比如原承租的房屋经翻建、拆迁另换新房,则可通过双方协商,按照使用面积的增减、房屋功能不同及新旧程度,适当提高租金。承租人因经营不善,希望
2024-10-16
房屋拆迁补偿有两种方式,即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货币补偿是指按照被拆除房屋的评估价格以货币形式补偿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房屋产权调换是指拆迁人用自己的产权房与被拆迁房屋进行产权交换,并按照房屋评估价和调换房屋的市场价进行差价结算。拆迁安置时,对于租赁
2024-10-16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应当得到相应的安置。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包括具有正式户口的公民以及在拆迁范围内具有营业执照或作为正式办公地的机关、团体
2024-10-04
在房屋征收拆迁中,对公房承租人应该如何补偿安置呢?为了妥善解决该问题,各地方政府一般通过颁布实施地方政府规章和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对征收拆迁中的公房补偿安置进行规制。首先,对直管公房住宅承租人的补偿安置方式为异地房屋安置和解除房屋租赁关系货币补偿安置两
2024-10-02
当超市店面租赁合同未到期却需要拆迁时,一般情况下无法获得拆迁补偿。然而,合同通常会约定拆迁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出租人通常会给予适当的补偿。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
2024-09-30
第一种证照齐全,并且取得了营业执照可以对外经营,在传统的观点中就是一个临街商铺,基本满足了门面房的客观要件,只不过没有取得商铺的房产手续,这样就应该参照门面房的价格进行补偿。无约定,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拆迁租赁房屋的,
2024-09-27
,一直是拆迁工作的难点与焦点,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人拥有房屋产权比重的日益提高,以及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日趋活跃,已成为拆迁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024-09-26
这样当合同未到期遇上政府拆迁,才能权责明确,避免纠纷。
2024-09-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城市房屋进行拆迁之前,需要审批的项目是比较多的,包括项目立项的审批、用地规划的审批、拆迁补偿方案的审批等。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拆迁租赁房屋,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
2024-09-19
根据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明确被拆迁人为房屋的所有人,拆迁补偿的原则是对房屋所有人进行补偿,兼顾对使用人的安置。承租人取得的只是房屋的占有、使用权,而房屋的收益、处分权利仍属于房屋所有权人。因此,新《条例》将租赁房屋的补偿主体确定为房屋所有权人。
2024-09-06
红阳大市场的所有人是**公司,**公司将其中的3间房出租给张三,张三将房屋转租给李四,李四又将房屋转租给王五。现在,房屋面临拆迁,张三面临着拆迁费,想一人独得拆迁款,就把李四诉上法庭,起诉要求解除和李四的租赁合同,理由是李四转租房屋未征得王五的同意。此案
2024-09-03
事实上,只要租户有和出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在遇到拆迁也可以要求补偿。如果租赁双方无法协商解除租赁合同的,房屋拆迁部门应实施房屋产权调换,由原先的房屋承租人继续承租,双方应重新订立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房屋,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的,或者被拆迁
2024-08-16
如何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本文教大家注意从三方面去入手:拆迁补偿的基本方式,签订主体,还有协议内容。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共同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分别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024-08-11
被拆迁公有租赁房屋的用途、建筑面积以房屋租赁手续标明的为准;房屋租赁手续未标明的,以公有房屋租赁档案记载为准。被拆迁人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也就是说,选择哪种补偿方式完全是由被拆迁人决定。
2024-08-03
被拆迁人亦可自拆自建,由拆迁人提供建房用地并补偿所需的工料费和运输费。易地重建房屋的产权归被拆迁人所有。拆迁入易地另建住房安置被拆迁人,双方建立新的租赁关系,原房作价补偿。拆迁已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房屋,应按城镇居民房屋的估价标准进行补偿,被拆迁人由拆
2024-07-2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