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涉及原告周争争与被告林云祥、林小秋、江则增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原告在被告所有的船上工作时不慎中毒,导致一级伤残。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支付了医疗费和赔偿款。然而,原告认为调解协议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更多的损失。法院根据双方
2024-10-17
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医疗事故争议,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2024-10-16
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简称医调委。根据医疗
2024-10-15
首先,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协议,没有特定的第三人参加。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达成调解协议。再者,当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双方调解达成协议。所以,对纠纷事实的认定最好不要省略,包括对纠纷原因、性质的认定,均应详细地写入协议。
2024-10-09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指,医疗纠纷发生后,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协调、帮助、促进下,进行谈判、商量,取得一致意见,消除争议,签署调解协议,建立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下面将详细为您介绍,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以调解的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是法律赋予当事
2024-10-08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
2024-10-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的规定,工伤赔偿属于劳动争议的范畴。工伤赔偿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第五项规定,即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工伤的认定范围包括从事本单位工作、科学实验、职业病、意外伤害、履行职责遭
2024-09-22
发生医疗纠纷,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形成文字材料。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
2024-09-20
济宁医患协会在哪?济宁市医患维权协会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共青团路64号,交通便利,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工作卓有成效。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调解了3起医疗纠纷,涉及金额3万多。通过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有效化解了医患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
2024-09-19
该案件涉及到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原告在体检过程中被误诊为患有乙肝。后来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原告并没有患上乙肝,而是由于医生的失误导致体检结果出错。原告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返还诊断费、复诊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法院在调解过程中,通过劝说和教育,
2024-09-14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024-09-13
医疗事故的鉴定是由各地的医学会组织进行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当事人在提交相关材料后,医学会应该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得出鉴定结论。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这三个因素,在医疗事故鉴定书中会有列出。即院方有责任证明自己的
2024-09-11
该案例介绍了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法院调解的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方某在2008年因发热、呕吐就诊于被告某卫生院,经过几天的治疗后出现高热伴嗜睡、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最终被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并导致中度智力障碍后遗症。原告方某的父母认为被告存在误诊、延
2024-09-06
去年底,园林城区的李某因鼻甲肥大做手术治疗后出现了呼吸不适和难以入眠的情况。经过复查,发现李某的鼻甲穿孔是手术医生在手术时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尽管手术医生承认错误,但在多次协商后,医疗赔偿仍然没有结果。经过市东城消费者投诉站的调查和调解,最终达成协议,
2024-08-26
住院______天,患者治疗结果:______。协议文本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卫生局一份。
2024-08-22
云南省镇雄县人民法院罗坎中心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电站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原告杨某在2010年3月5日在家附近玩耍时触电受伤,导致右手和手臂烧伤。经过住院治疗,医疗
2024-08-22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