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应根据不同情况支付加班费,而不是作为赔偿。具体标准如下:一是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二是在休息日
2024-07-02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一般只放假一天。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在国家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日工资300%的加班费,并不能以调休代替。关于加班
2024-06-23
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应按照一定标准支付加班费。如果雇主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加班费;如果在休息日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
2024-06-20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
2024-06-14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加班的,依据不同的时间加班工资计算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在休息日加班的,加班工资是200%。(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劳动仲裁解决不下的,或是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那么建议
2024-06-11
工资的项目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这六个部分组成
2024-06-11
张某所在的公司实行计件工资制,但从未支付过职工加班工资。张某等职工多次要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资,但公司认为计件工资制下多劳多得,无需支付加班工资。张某等人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根据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
2024-06-11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小时最低加班工资怎么计算,要依据加班的时间和劳动者的工资确定,非休息日、节假日加班的,按劳动者工资150%计算。(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024-06-10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的超时加班费的计算标准如下: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按不低于工资的150%计算;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的,加班费
2024-06-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应根据以下标准支付超出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024-06-06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双休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是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每月工作日为20.83天,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超过40
2024-06-06
经理加班没有加班费肯定是不合法的,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支付加班费用。怀孕7个月以上和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的女职工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拒绝加班。按照以上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待遇的,是计时工资制度。以上规定表明,
2024-05-28
依照《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法定节假日如果休假是应当被支付工资的,工资按照标准工作时间内工作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法》规定在节假日安排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300%的工资
2024-05-27
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的, 公司应当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
2024-05-25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是按月支付的,而本月产生的加班费应该计算本月的工资总额,所以按季度结算加班费是违法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劳动
2024-05-18
中秋国庆长假,一些市民则留守单位加班。有的节假日照常上班的市民拿不到足额或者直接没有加班工资早已不是新鲜事。而今年,许多上班族发现单位不把这叫做“加班”,而叫“值班”。目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都没有“值班”而只有“加班”,一字之差却可能导致拿
2024-04-2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