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村民虽然拥有多处“宅基地”,但也不应当一刀切地适用该原则。如此,这种情况下的“一户多宅”便可以获得合理合法的补偿。虽然法律规定“一户一宅”,但同时其也规定一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因此,若村民有两处及以上宅基地,但各处宅
2024-03-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农村宅基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其所有权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个人只具有使用权
2024-03-24
所谓“空心房”,一般是指农村长期闲置、无人居住的老旧土坯房。当前,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开展农村危旧“空心房”的全面整顿清理工作,据说目的,一是为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二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为了美化乡村环境。村民“空心房”被拆除后,宅基地的使用权仍归原村
2024-03-22
所谓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
2024-03-22
没有补偿款,农村户口迁出后,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不能获得征地补偿款。户口迁出后有承包地征地的行为是没有补偿的,农村户口迁移到城镇之后,农村的宅基地所有权对村集体所有,而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的组织成员,依法享有使用集体土
2024-03-22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时,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宅基地上的房屋是附着物,补偿费归房屋所有者。宅基地的土地补偿费归村委,房屋
2024-03-22
农村房屋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转让需要经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的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宅基地、自留地和自
2024-03-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的村民是可以依法出卖住宅的,所以在宅基地上兴建的房屋,如果是卖给本村村民的,受法律保护。第九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
2024-03-20
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的补偿可以通过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办理等方式进行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2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得继承的遗产则不能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4-03-18
国家还没有推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期年限,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年限限制,准建证一般要求2年内必须建设。前款规定的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
2024-03-17
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在政策上存在一些差异。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包括宅基地和责任田,通过拆迁可以获得更多收益;而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依附于户籍,包括教育、医疗、就业、
2024-03-17
宅基地是农村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并占有、利用集体所有土地的一种制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公民个人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宅基地的类型包括建了
2024-03-13
农村的宅基地不属于个人合法财产,不能继承。宅基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需要经过集体会议讨论审批分配。因此,无论是否有农村户口,都不能继承宅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不得继承法律规定或性
2024-03-12
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38条规定,“农村居民建住宅,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关于宅基地上住房转让的审批权尚未见明确的法律规定,1986年及1999年《土地管理法》的不同规定,仅表述为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并未明确规定为转让
2024-03-11
房屋拆迁补偿可以按照房屋面积或人头数来计算,具体以当地政府的拆迁补偿政策为准。拆迁部门应当公告补偿标准和方式,包括房屋补偿和宅基地补偿。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房
2024-03-11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村民是有权使用宅基地兴建房屋的,如果宅基地是依法取得的,不让盖房屋是不合法的,村民可以向乡镇政府投诉。第三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成员作出的决定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责任人依法承担法律责
2024-03-1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