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然而,无论是在航程中还是在航程结束后,由于船舶或货物的迟延所导致的损失,包括船期损失、行市损失以及其他间接损失,都不应被列入共同海损范畴。
根据《海商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确定救助报酬应当体现对救助作业的鼓励,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救助报酬应当与被救助船舶和其他财产的价值相匹配。
救助方在救助作业中所展示的技能和努力,以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也应被考虑在内。
救助方所取得的救助成效对于确定救助报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危险的性质和程度也应被综合考虑,以确定适当的救助报酬。
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所展示的技能和努力,也应被纳入考虑范围。
救助方所用的时间、支出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也应在确定救助报酬时予以考虑。
救助方或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也应纳入考虑范围。
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及时性也是确定救助报酬的一个重要因素。
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情况也应被考虑在内。
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效能和设备的价值也应在确定救助报酬时予以考虑。
总而言之,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
一起船舶进水事故引发的保险纠纷案例。船舶在躲避台风时发生进水事故,导致货物严重损失。货方由多份保单承保,总金额超过900万元人民币。争议焦点在于共同海损是否成立及费用分摊问题。经过船舶公正检验、海事法院审理等程序,最终达成调解,承运人赔偿货物保险人7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包括船舶牺牲和货物牺牲。船舶牺牲是指在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时,船舶或船用物料遭受的损失,如扑灭火灾、切除残损物、有意搁浅等导致的损失。货物牺牲是指在共同海损措施下,船上所载货物遭受的损失,如抛弃货物、货物湿损等。共同海损牺牲的认定和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联系与区别。两者都属于部分损失,但共同海损是由单独海损引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造成损失的原因、损失承担者、损失内容、损失构成以及涉及的利益方。单独海损是保险标的物本身的非人为有意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由受损方自行承担,但可从保险人
共同海损的宣告流程和规定,包括宣告期限和宣告后的理算工作。同时,也介绍了共同海损分摊的担保方式和担保流程,以及提出共同海损分摊请求的一方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共同海损理算的目的是确定各方当事人应分摊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