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职工对社保部门认定不是工伤的决定不服的情况,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进行申诉:
职工可以依法向上一级社保部门提出复议申请,要求重新审查工伤认定的决定。通过复议程序,职工可以向上级社保部门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表达对社保部门认定的异议,并要求对工伤认定决定进行重新评估。
职工还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对社保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进行司法审查。在行政诉讼程序中,职工可以向法院提交证据,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及要求法院撤销社保部门的决定,并重新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工伤认定决定。
如果职工对社保部门的不属于工伤的决定没有异议,但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过错,职工有权向法院起诉,追究用人单位在该事项上的赔偿责任。
上述申诉途径和追究赔偿责任的行为,基于《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根据该条款,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职工、职工的近亲属或职工所在单位对社保部门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不满意,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职工、职工的近亲属或职工所在单位对社保部门的工伤认定结论持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对社保部门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持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社保部门未履行相关协议或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职工或职工的近亲属对社保部门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持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薪资证明包括个人信息、职位、薪资收入等详细信息,并作为信用调查、贷款和信用卡额度审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虚开收入证明会带来风险,如银行起诉企业和产生劳动纠纷等。因此,在提供薪资证明时应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申请工伤认定后,人社局不认定为工伤,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向法院起诉人社局,请求法院撤销其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并责令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社保不认定工伤,用人单位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进行调解,如果社保再次作出不认定工伤的文书,用人单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过期后,若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当事人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规定,以下情况之一,相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其近亲属或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不服;(二)
刘某对该复议决定书不服,遂以市劳动局未通知其参加行政复议程序违法及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对工伤申请时效的认定错误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法院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刘某作为工伤认定的利害关系人,有权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