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际危险:必须存在真实的危险,即危险必须基于危及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安全的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断出的危险。
2.共同性质:危险必须是同一航程中的财产共同面临的,而不包括空载航行的船舶为了某一方的利益而作出的牺牲,或者为了救助他船而作出的牺牲。
3.有意采取的措施:船长必须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即明知采取某种措施会导致船舶或货物进一步损害,但为了避免船货的共同危险而不得不采取的行为。
4.合理性: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合理的,即以最小的牺牲换取船货安全为原则。
5.牺牲或费用:必须有牺牲或支付特殊费用。
6.特殊性:牺牲和费用必须是特殊的,即与正常航行中不同的牺牲和费用。
7.直接后果:牺牲和费用必须是共同海损行为的直接结果。
上述七项要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构成共同海损行为,任何一项缺失都将导致共同海损行为的成立。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共同海损的要素,包括基于真实的海难或危险、人为且故意的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的行为、为了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意外情况下的指挥权等七个条件。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面临危险时,为了维护船货安全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失。
共同海损是不包括拖航费的。《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无论在航程中或者在航程结束后发生的船舶或者货物因迟延所造成的
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物和其它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只有那些确实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才由获益各方分摊,因此共同海损的成立应具备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