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 >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时间:2025-04-23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3904

在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该支付员工工资,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 劳动关系是否存续

如果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单位应该支付员工相应的劳动报酬。

2. 员工是否提供正常劳动

如果员工在仲裁期间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单位不能因为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而扣除员工应得的劳动报酬。员工可以向单位要求支付正常上班的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员工可以在仲裁开庭时追加仲裁请求,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如果在仲裁期间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员工不能要求支付工资。但如果劳动关系终止是由单位单方解除导致的,是否支付工资将取决于员工个人的诉求。如果员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得到支持,仲裁期间是有工资的。如果员工没有这样的诉求,而是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或赔偿,就不能再要求支付工资。

劳动报酬和维权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有权获得实际劳动期间的劳动报酬。如果工资被拖欠,劳动者可以选择通过提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该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要求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还要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些情形包括:

  1.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 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安排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费;
  4.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单位犯罪的,将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如果上述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支付员工工资的问题及建议

    员工工资支付的相关问题。对于住宿费用的支付责任,建议双方协商解决。在疫情防控期间,员工因紧急措施无法提供正常劳动时,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通知支付工资报酬。对于住宿费问题,建议双方参考相关法规和通知,充分协商找到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员工权益和用人单位

  • 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停薪?

    疫情期间工资支付的相关问题。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企业职工,不得停薪。如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按正常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职工提供正常劳动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未提供正常劳动的则发放生活费。且

  •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当遇到此类问题时,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支付令追回拖欠工资。同时,文章还解释了拖欠工资的定义及不属于拖欠工资的情况。单位拖欠员工工资违反法律,员工有权追讨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计算加班费的,是月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关于计算加班费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计算加班费时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实发工资为标准。劳动合同中还包括了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等必备条款。劳动者在加班后如果未收到加班费,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

  • 不支付加班费是否构成法律违规
  •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
  • 什么条件符合拖欠工资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