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物业公司对所提供的管理或服务应避免对业主的合法权益造成不当妨碍;物业公司不应以查验权证、登记号牌、拦障设卡等方式阻碍权利人使用自有车位。物业公司不得以业主不交物业费为由,阻挠业主使用自家车位,如物业公司这么做,其行为是构成违法的,业主有权通过法律途径
2022-07-13
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
2022-07-12
民法典规定,对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物业有义务制止未获相关部门批准的房屋改装。
2022-07-11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
2022-07-09
第三十四条,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第四十一条,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
2022-06-14
解聘物业公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业主委员会要在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写明物业管理企业违反合同的行为条款。具体要在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中规定下列违约条款:
2022-06-13
1、小区物业费不是先交完才能入住,但即使不住,满足相关条件的,也要缴纳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如果
2022-06-11
承租人拒绝缴纳的,物业公司有权要求业主即出租人交纳并承担连带责任。业主缴纳物业费后,可以按照租房合同约定向租客追收物业费。第七条,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履行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义务。第六十五条,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
2022-06-10
享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享有各类服务资金的使用权;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四)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五)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2022-06-06
民事调解由争议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一个机构、和个人,由第三方依据双方的意见和授权提出解决意见,经双方同意并执行,由此化解纠纷。但此种方式的调解不具有法律效力。调解结束后,如果当事人一方拒不执行约定的事项,则纠纷依然得不到解决。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
2022-06-01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2022-05-27
第三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专项服务业务委托给专业性的服务企业,但不得将该区域内的全部物业管理一并委托给他人。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前款费用的,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2022-05-21
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而在遇到物业乱收费的时候,可以向物价局、房管局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2022-05-19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2022-05-05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2022-05-05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
采光权的定义和适用的法规,介绍了采光权的赔偿标准和纠纷处理方式。根据规定,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有权从室外获取适度光源,采光权的赔偿标准按不同情况予以补偿。解决采光权纠纷时,应以一次性赔偿为宜,存在两种计算公式,均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为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合同形式、条款和登记要求。地役权可根据实现方式、行使方式和是否存在表现于外部进行分类。申请地役权登记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