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案件,一般应由环境保护部门先行处理。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依法诉至法院,或者对行政处罚和损害赔偿的处理决定不服依法一并诉至法院的,应当按照行政诉讼程序或者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如果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仅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应按
2024-08-23
如果垃圾车噪音扰民,可以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投诉或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行为、减少噪音排放和作业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禁止制造、销售或进口超过规定噪声限值的汽车。第三十三条规定城市市区内行驶的机动车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消
2024-08-19
歌厅噪音扰民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罚款。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条款,违反环境噪声排放申报、建设项目中环境噪声污
2024-08-18
如果在酒店入住时遇到施工噪音扰人,可以与酒店协商赔偿。首先可以拨打前台客服电话投诉并沟通。如果酒店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如果噪音不是由酒店引起的,可以向环保局投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1条,受到环境噪声污
2024-08-17
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第90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
2024-08-17
环保部门将积极推动和配合司法机关强化环境司法,建立全面和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赔偿制度。环保部公布了一批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单,涉及多个行业。这些企业已经投保环境责任险,并具备环境风险保障。环保部门要求公开投保企业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对于
2024-08-10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指排污者因污染行为,侵害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或者所有权、用益物权等财产权,从而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了包括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在内的完整的规则体系。原国家环保局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定
2024-08-05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4-08-04
噪音并不是任何令人困扰的声音,而是必须达到我国法定标准才能被认定为噪音污染。根据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居住、文教机关区域的昼间噪音限值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的昼间噪音限值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超出这些标准被视为扰
2024-08-01
噪音污染是一种污染形式,对休息和睡眠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噪声是指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而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噪声不仅会损害听力,还可能引发致癌疾病。处理邻里、楼层之间的生活噪音相对容易,可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装
2024-07-31
在审理此类水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中,应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当事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加以确定。
2024-07-31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据此,环境污染侵权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及因果关系的推定。举证倒置在某些方面减轻了污染受害人的举证责任,但
2024-07-30
我国在涉及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方面,相关法律对赔偿的范围、标准等没有具体规定。目前适用的法律中,涉及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024-07-29
本案是一起环境侵害导致的损害赔偿案件。环境侵害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资源破坏而导致的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精神损害以及对环境要素的不良影响。与一般民事侵权相比,环境侵权属于特殊侵权责任,无须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有过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环境污染损害实行
2024-07-20
因环境污染损害而产生的赔偿纠纷,当事人可请求行政机关进行调解处理。当通过行政处理不能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时,即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赔偿纠纷所作处理决定不服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环保部门在上述条件下,应该依据《侵权责
2024-07-20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