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赵xx不服郑州市中原区物价局处罚决定书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原告赵xx,男,37岁。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3月3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付款后,原告发现又被实际收取价款799元。检查人员通过调查取证,发现该店2008年11月7日至11月18日某品牌印花
2025-01-23
对于建筑物内专有部分的住宅、经营性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业主的共有权包括区分所有建筑物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建筑区划内配套建设的公共场所、场地、设施的共有权;共有道路、车位的共有权;建筑物区划内配套建设的车位、车库的法定用役权。(九)监督物业
2025-01-10
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第一百六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二十日前置备于本
2025-01-09
股东权具有社员权的性质,股东权利不能与其股东身份相分离。因此,股东知情权的权利主体只能为公司股东。另,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
2025-01-07
13、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2025-01-05
**公司于2002年7月31日成立,该公司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公司股东为卢-佳、林*勇、刘*星三人,卢-佳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其中,卢-佳出资150万元,占50%;林*勇出资120万元,占40%;刘*星出资30万元,占10%。2004年8月26日,林*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行
2025-01-01
关于拖欠工资的补偿,原劳动部《违反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之一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一)克扣或无故拖欠
2024-12-30
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
2024-12-29
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降价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如实说明降价原因、降价期间,并使用降价标价签。经
2024-12-25
夫妻双方离婚时,对特殊的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所以《婚姻法》应规定,夫妻双方离婚时,对依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知识产权所实际取得的财产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尚未取得的知识产权的财产期待权利,待实际取得财产时再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024-12-25
如果属于消费者应当知情的内容的,但是经营者没有尽到注意、提醒的义务,消费者不知道该事项的,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2024-12-24
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
2024-12-24
下面几种促销就属于价格欺诈:。即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以“全场五折”类似的字眼宣传,但实际上只有某些商品打折,或者实际标价与原价相差很大。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即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
2024-12-22
为了维护平台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制止虚假发货的行为,提升会员的用户体验,特制订本规则。虚假发货一般违纪的2分每次,虚假发货严重违规的23分每次。
2024-12-18
业主知情权,包括单一业主的知情权,以及业主组织 ,如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知情权。任何现行的法律法规、商务合同,如果限制或取消了最基本的这两类业主知情权,势必会带来信息不对称,蕴含了对业主权利的侵犯的机会。这样的权利义务错配,就是对业主权利的侵害。
2024-12-18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消费者权益的七大保护原则,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和获知权。这些原则保障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同时,消费者有权成立社会团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