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第八条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2024-09-29
但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自80年代末出现以来,到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行政法学研究行政组织的主流。而且对行政主体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行政组织法的全面研究。同时,因其是个极为重要的行政法学概念,故行政主体概念也被不少国家所使用。但是,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行
2024-09-26
长期以来,在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行使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行政机关中乱设行政许可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人大及其常委会发现同级人民政府有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情况,即可依法行使监督职权,要求该人民政府改正或者撤销违法的行政许可。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第十七条规
2024-09-24
《》已经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制定本条例。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
2024-09-21
第六条已立案的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立案人员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向被申请人发出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或者其他有关材料;逾期不答复或者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
2024-09-18
第十五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七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十八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二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
2024-09-17
在我国行政法学领域,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另外,有的学者提出,除以上两类外,其他公权力组织也可能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理论对我国行政诉讼领域的影响较大。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法院只受理针对行政
2024-09-16
对省部委、国务院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当事人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或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如果是国务院作出的裁决,这个裁决就是终局裁决。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2024-09-15
依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申请人可以在知道征地拆迁行为之日超60日内向受理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但法律规定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
2024-09-13
税务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没有申请人的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就不能发生。因此申请是税务行政复议程序中的第一个阶段。所谓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税务行政相对人认为税务机关的税务行政行为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要求复议机关对
2024-09-12
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完全出于自愿;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必须经过专利局行政复议处批准。行政救济包括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复议、行政监督。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的,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2024-09-07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
2024-09-07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有权制定地方行政规章的地方行政机关仅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地方行政规章是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因此不得与之相抵触。在形式上,地方行政规章有两类:一
2024-09-06
今年初以来,根据上级的部署,在各级领导班子开展了以“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年”活动。这些年,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结合部门职能、工作特点,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努力发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职能作用和整体作用,进一步
2024-09-04
因交通肇事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双方
2024-09-04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及其复议实践。行政复议第三人可分为多种情况,如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受害人或被处罚人、共向被处罚人、不服行政裁决或行政确权的复议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复议决定限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的执行在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复议程序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在收到申请后,县安监局需按规定时间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受理的申请,市安监局会将相关材料发送给被申请人,并开展书面审查或必要的调查。最终,县安监局会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复议决定,并送达相关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