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的,当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到人民检察院时,人民检察院应当通知辩护人前来阅卷、复制相关证据。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2024-09-28
地域管辖是指行政主体系统中确定同级行政主体之间首次处理行政事务的分工和权限。任何一个行政主体都有其独立的行政管辖区域,但是,在其管辖的行政区域内,由于行政事务的繁杂而导致的分工,在行政主体之间因行政事务的管辖权会出现交叉、重叠。在此简述如何确定行政诉
2024-09-28
一般意义上讲,对行政行为的救济,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条途径。从上述法条内容来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于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救济范围基本一致。可见,对于行政行为,相对人可以通过信访的形式向信访工作机构和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而信访工作机构和有关行政机关必
2024-09-24
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行政主体应当在充分、全在掌握证据、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即行政主体必须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这决定行政主体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应在作出裁决之前就已获得,以便在引起诉讼时如实向法院提供。先取证、后裁决的行
2024-09-24
行政诉讼管辖权异议只能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我国行政诉讼法对管辖权异议未作规定,而司法解释对此规定也不详。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无管辖权,提出不服该受诉法院管辖的意见。
2024-09-24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
2024-09-23
双方因房屋间距发生纠纷,李某以房产管理部门颁发该房地产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侵害了自身的利益,要求撤销该行政行为。第三人虽举证,但不能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诉讼法肩负的职责是保障行政相
2024-09-22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的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法律针对特别案件所列
2024-09-22
辽宁抚顺人,系XX市XX厂干部,现住XX省XX市XX区XX街XX号。其次,土地管理法第5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综上所述,原告认为,《决定》认定的事实与实际不符,其裁决结果,与法律相悖。
2024-09-22
即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53条)。虽然只有这短短的一句话,但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以客观事实作为裁判依据时代的结束,开创了以法律事实为基础“证据裁判主义”的新纪元。由于案件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法官通过证据“重建”的
2024-09-21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
2024-09-21
《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炯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对此
2024-09-21
根据《行政诉讼法》对级别管辖的规定,对总局行政不作为应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第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2024-09-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权作出驱逐出境决定的部门包括公安部、人民法院等,而驱逐出境是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第八十一条 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处限期出境。被驱逐
2024-09-19
行政决定的合法是指行政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解决行政决定与法律的关系问题。行政决定的主体合法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决定,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种决定。行政行为成立后,根据其公定性,即具备法律效力
2024-09-18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包括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区别。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未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状态,是一种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在含义性质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准确界定并区别对待。行政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公安机关处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登记受理并展开查找工作。同时,详细描述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定义,并强调了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重要性。对于符合特定情况的人口失踪事件,个人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将以刑事案件立案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