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本案例将深入解析不安抗辩权的概念认知,法律效力,以及行使方式。透过本案例,将真实的展现现实中不安抗辩权的运用方法。通过对本案例的阅读,将更加深入的认识不安抗辩权的概念,成立条件等,从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途径!本案主要涉及到不安抗辩权的行使,以及《
2024-10-11
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效果如何?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中止履行后,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实践中,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解除合同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通知对方,合同关系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024-10-09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分别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合同预期不履行进行救济的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我国《合同法》第68条对不安抗辩权作出了规定,第94条第2项和第108条对预期违约制度作出了规定。但从性质上说,预期违约制度属于违约责任制度的范畴,而不安抗辩权则属于合同
2024-10-02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在追收债务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在诉讼前或者在诉讼过程当中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债务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等行为,要及时向人民法院反映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制止,或者变更保全措施,防止标的物失控造成案
2024-09-25
抗辩权各种合同抗辩权的总称,包括了不安抗辩权等内的所有抗辩权,而不安抗辩权适用的是有履行顺序的合同。《民法典》第527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废止。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依照
2024-09-24
不安抗辩权具备其成立要件时,先给付义务人在后给付义务人未为对待给付或提供适当担保前,有权拒绝自己的给付。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
2024-09-17
(一)保全后未在法定期间起诉致财产保全解除,引发赔偿诉讼。如债务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等行为,要及时向人民法院反映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制止,或者变更保全措施,防止标的物失控造成案件难执行。通过人民法院加强对债务人财产的调查核实,防范债务人弄虚作
2024-09-17
所谓合同的保全,是指合同之债的债权人依据法律规定,在债务人不正当处分其权利和财产,危及其债权的实现时,可以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或者代位权的债权保障方法。它是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
2024-09-10
如果债权人未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则不能根据债权人的申请裁定对债务人的债权进行保全。在保全中,当债务人对第三人所享有的债权额大于债权人的债权额时,超额部分不能保全;当债务人的债权额小于债权人的债权额时,人民法院只能对第三人应当承担的债权数额进行保全。
2024-09-05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法院可不予采纳,直接执行已保全的被执行人在第三人处的到期债权。理由是第三人对诉讼过程中的保全措施未提出异议,表明其接受了法院的保全行为,而如果其在执行阶段提出异议,则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司法成本。在司法实践中,第三人出
2024-09-03
申请诉讼保全的当事人一般采用书面方式提交申请书。但特殊情况如书写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口头方式提出,由人民法院记录附卷,并由申请人签名、盖章。否则法院可以不予受理。债权人因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等紧急状况,不申请保全可能导致生效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
2024-08-30
合同债权,是指基于合同关系,一方当事人(债权人)可以向对方当事人(债务人)请求给付的权利。合同债权是相对权,存在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债权人对于给付标的物或者债务人的给付行为并无支配力。如请求债务人依据合同的规定交付财产提供劳务等。所谓请求力,是指在债务人
2024-08-29
履行不安抗辩权不算违约,但如果错误行使不安抗辩权,应承担违约责任。不安抗辩权的发生基于双务合同。行使不安抗辩权,举证责任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应当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的可能性。不安抗辩权属延期抗辩权,当事人仅是中止合同的履
2024-08-27
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后履行抗辩权本质上是对违约的抗辩,在这个意义上,后履行抗辩权可以称为违约救济权。单务合同无对价关系,不发生后履行抗辩权。如果
2024-08-27
这样,不仅能防止债务人消极地行使债权,而且能防止少数法院滥用债权保全措施,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第三人在异议期间未提出异议,或提出异议被驳回,应当在债务履行期内将偿付的价款或财物向人民法院提存。
2024-08-27
担保公司拖车行为的合法性。江某因无法偿还债务,其抵押给担保公司的汽车被拖走。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担保公司有权对抵押物进行监管并在违约情况下采取措施,因此驳回了江某的诉讼请求。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债务人此举旨在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属违法行为。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财产赠与行为,并申请财产保全,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债权安全。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撤销权的期限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合同法中的中止履约权和合同解除权。根据立法本意,当事人享有这两项不安抗辩权利,其中中止履约权的行使条件是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可能无法履行债务。在一定条件下,不安抗辩权还可以转化为消灭的抗辩权,权利人可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权,消灭对方的履行请求权和合同关
儿子是否应该承担偿还父亲债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儿子并没有法律依据去偿还父亲的债务。但如果儿子继承了父母的遗产,则需要在遗产价值范围内清偿债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了相关细节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