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表明劳动者不适合原岗位,可以对劳动者进行调岗或解除劳动关系,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首先,需要查看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中是否有关于调岗降薪等相关约定。此外,公司内部是否明确了岗位职责与具体考核标准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然而,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往往由用人单位掌握,因此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相关证据。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如果公司主观上认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又无相关考核标准作为证据支持,劳动者是可以拒绝调岗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所谓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关于岗位变更的法律依据。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调整工作岗位。如协商无果,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对于调岗时的薪酬调整,需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不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公司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的法律程序。公司需确认调薪内容并遵循法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发出变更合同意向,与员工达成一致并取得书面确认,最后提供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员工若认为调岗调薪不合理,可准备相关材料并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试用期前七天不给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