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法》第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则按照本法执行。
从组织性质上看,民办幼儿园既不属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也不属于社会团体,而可以作为个体经济组织存在。因此,民办幼儿园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受到《劳动法》的调整,并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以下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如果不愿意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不愿意参与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当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时,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将重新计算。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维权,仲裁时要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试用期辞职后追讨工资的方法包括与公司协商、寻求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向有关机关投诉和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时,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再考虑提起诉讼。
辞职后工资结算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大部分企业不会在员工离职当天结算工资,而是等到下个月统一发放。劳动者需按要求提交辞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同时,劳动者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