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出具相关证明文件,包括双方基本信息、合同起止日期、工作地点、解除原因等。如果没有解除证明,劳动者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
2024-07-01
1、医疗费(A、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B、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当事人的亲友参加处理触电事故所需交通费、
2024-05-29
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只要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让劳动者继续工作,并且不再支付工资,那么双方劳动合同即已实质性解除。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征收机构一般采取当月缴纳下月费用并设定一个缴费的截止日期,在截止日期后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人
2024-05-18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厂里受伤的,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社保缴纳证明、工伤支付证明等材料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
2024-05-13
根据《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合同”和“纳税”方面的规定如下:首先,就业期间需提供社保缴纳和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具体要求根据个人情况
2024-05-08
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及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并在十五日之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关系的转移。由此可见,劳动者即使提前一个月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必须为劳动者按比例缴纳当月社保。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
2024-03-15
劳动者在公司不给予收入证明盖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搜集其他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收入。这些证据包括:1、到地税局打印个人完税证明;2、携带身份证到社保局自助机上打印社保缴纳证明
2024-03-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代替缴纳社保的,可以确定劳动者与缴费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024-01-26
就业方面的问题是属于当地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管理的,所以办理无业证明也要去该局开,带上身份证和户口本,前往该局说明你的来意,随后工作人员会根据你提供的身份信息,查询你的社保缴纳情况,只要社保中断或者没有缴纳那就是没有劳动合同在身上了,就可以认定为无
2023-08-16
劳动者有出勤满15天,用人单位应当在当月为其缴纳社保。离职当月应当正常参加社保,而从次月开始暂停其社保缴费。社保依据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记录确定停保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
2023-06-29
可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去办理,具体事宜建议咨询社保部门。辞职了之后,社保最好停缴不要超过三个月。辞职后社保的缴纳方式是可以先带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和失业证明或者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到社会保险机构来办理。
2023-02-20
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劳动关系不存在,即提供职工花名册、社保缴纳记录、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文件,用于反驳劳动者的主张。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若否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当举证证明。
2022-07-27
挂失后,社保卡将停止结算功能。对于社会保障卡遗失或者毁损的,可以凭相关身份证明,到参保地社保所补办社会保障卡,并按规定缴纳制卡费用,补卡后还须到制卡银行营业网点激活补办卡的银行储蓄功能。
2022-04-19
、当事人应当先收集证据,例如证明劳动关系成立的证据,证明劳动报酬支付的证据等,如工资支付凭证、转账记录、社保缴纳记录等;不过,实践中发现公司有故意拖欠工资的行为,拖欠一周以上的就可以去劳动部门投诉。另外,如果公司找出其他理由拖欠工资,那么按正常发放工
2022-02-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缴纳了社保后,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保缴费证明是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是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根据《社会保险法》第16条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职工本
2020-07-21
因工龄认定产生劳动争议的,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劳动合同、身份证明、申请书、社保缴纳证明等。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0-07-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