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司法实践犯罪主体相关法律知识

司法实践犯罪主体相关法律知识

  • 2018年1月1日非法集资的新政策和条例

    中国于1月1日开始实施的经济犯罪相关法律规定,特别是针对非法集资的处理规定。讨论了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方式,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体。文章强调了对单位这一法人主体的规定以及对非法集资行为司法实践的规范,同时指出非法集资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

    2025-05-15

  • 正确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性

    正确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性及维护法律的尊严。文章指出,在认定单位犯罪时需全面审查主客观要件,包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主观方面是否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及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及犯罪主体资格。同时,正确认定共同犯罪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

    2025-05-13

  • 逮捕后的取保候审资格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取保候审申请主体资格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法定代理人包括父母、养父母、监护人等,近亲属包括亲属关系较近的亲属。同时,被羁押的被告人的律师也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一致的

    2025-04-25

  • 醉驾取保候审能否离境?

    醉驾取保候审期间的离境问题。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期间不允许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遵守一系列规定。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包括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等。各地司法实践对于律师或其他辩护人是否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并不一致。

    2025-03-25

  •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认立功的主体

    在一般的案件中最先接触案件的是侦查机关,也是最先进入诉讼程序的,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的立功行为也必须由侦查机关在实践中查证属实。在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体制下这是相当危险的,会造成侦查机关的渎职,会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嫌疑人不公,更会放纵其他的犯罪

    2025-02-05

  •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制度的种类、权利主体、适用对象、使用原则和程序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在建国以后几十年的司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打击、揭露、控制犯罪,稳定社会秩序方面更是功不可没。然而,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2024-12-22

  • 打击报复证人罪新探

    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第308条增设了打击报复证人罪,对于保护证人的诉讼权益和维护正常司法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罪条在立法上存在疏漏,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罪条的规定时产生了问题。关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犯罪主体,刑法典第308条未作明确限定,存在

    2024-08-21

  •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范围是如何的

    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Σ害行为的自然人。根据刑法第335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但目前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犯罪主体的认定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即医务人员是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还是指医疗机构中

    2024-08-09

  •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还是单位。

    2024-07-30

  • 虚设股东可以构成单位犯罪吗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些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成立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要求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践中通常采纳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限制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

    2024-07-27

  •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成立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要求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践中通常采纳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限制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单位犯罪在客观方面要求,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

    2024-06-30

  •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分析

      故意轻伤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轻伤结果的,不宜以犯罪论处。故意伤害致死的,属于结果加重犯,行为人主观上对伤害持故意,对致人死亡有过失。  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

    2024-04-13

  • 单位犯罪成立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成立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要求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践中通常采纳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限制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单位犯罪在客观方面要求,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

    2024-03-08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单位中对排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负有职责义务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司法实践中,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主要发生在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失职造成重大事故的,可以直接依照本法的规定,以他罪追究

    2024-02-23

  •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单位还是个人?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责任,这意味着单位必须有自己的名称、机构与场所,意味着单位能以自己独立的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这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位,才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根据司法实践,以

    2023-12-27

1 2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大家都在看
  •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