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和集资房的区别。集资房是通过筹集资金建设的住宅,直接分配,产权共有;而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产权证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对于已购买小产权房的购房者,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同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2025-07-08
安置楼和共有产权房的区别。安置楼是因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等原因对被拆迁户进行安置的房屋,而共有产权房是政策性商品住房,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由购房人和政府按份共有产权。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安置房是否算一套房的问题以及深圳回迁房的购买注意事项。
2025-04-17
老家乡镇上小产权房的购买问题。小产权房只有使用权,无法取得正式房产证,存在法律风险。购买需遵守土地管理法和宅基地规定。共有产权房可以购买,但需注意权益分配和后续处置问题。小产权房买卖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摘要关注小产权房的法律风险、产权特点以及解决
2025-04-11
房屋作为遗产被继承,那么继承人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完成继承和房屋过户。对于房屋本身来说,能否进行继承,主要还得看房屋的产权属性,政策要求等。对于私人房产的话,那么子女继承房屋产权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对于共有产权房一类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我们称之为公房,
2024-12-13
比如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割问题。那么呢?根据房屋的产权特点,以夫妻共有房屋、夫妻一方所有的房屋、家庭成员共有房屋、夫妻共有的“部分产权房”或尚未取得产权房等四种情况来分析共有房屋的分割问题。
2024-11-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直系亲属关系是可以共同购买房屋的,共同购买房屋的,在房产证上载明共有人的名字,房屋共有的方式。“共有产权房”作为用地性质由划拨改为出让,并完全按照商品房进行开发,且销售价格计算也等同于商品房。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共有产权房”
2024-10-31
私自签的拆迁协议无效。1、如果被拆迁房屋为共有产权房屋,那么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主体应当是全体产权人。
2024-08-06
共有产权房的卖与不卖要根据情况而定。按照自由约定原则,如果所有共有产权人都同意卖房,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可以卖。但是,如果部分共有人不同意卖房,而其他人擅自处置
2024-05-21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以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为原
2024-03-21
农村拆迁补偿规定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其中包括直管公房和单位自有房屋的标准租金租赁、代管房的委托文书或证明材料、共有产权房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已故房屋所有人的继承证明或具结书等。其次,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
2024-01-23
小产权房不可以抵押出去。抵押需要提供房产证等有效手续,而小产权房不具备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国土房管局也并未给予备案,不具有真正的产权,无法办理抵押。(四)《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共有的房屋还必须提交
2024-01-14
共有产权房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房产分配问题的体制。在共有产权房中,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按照个人和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政府和市民平分房屋产权,市民可以向政
2023-12-27
共有产权房可以买卖,但需要共有产权人同意并办理过户手续。过户有两种方式,一是按房屋产权赠与办理,需带相关证明到公证处办理公证,然后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二是
2023-12-24
小产权房可以写进夫妻共同财产的协议吗?只要是婚后置办的房产都是夫妻共有,不管他是婚前还是婚后的,都是夫妻2个人的。
2023-12-07
共有产权房是能够出租的。但是规定已购共有产权住房用于出租的,购房人和代持机构按照所占房屋产权份额获得租金收益的相应部分,具体应在购房合同中约定。但是,公有住房的同住人放弃购买权的,其后不得主张他人己购公有住房共有。
2023-10-2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