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二次入职算不算续签?续签是指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当事人均有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意愿,经协商一致,延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法中强调的是“连续签订两次”,中间不能有间断。但是在正式
2024-10-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
2024-10-14
在试用期期间,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三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
2024-10-13
先试用再签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阶段不签劳动合同、试用期等同于合同期等表现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也就是说,试用期是依附于劳动合同、以劳动合同为前提
2024-10-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工资80%缴纳社保是合法的,但如果是按试用期工资的80%缴纳是不合法的。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试用期过后,劳动者正式转正。单位应当
2024-10-03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点: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根据《中华
2024-10-02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离职手续一定要本人亲自办理,但在实习中离职手续是要本人亲自办理比较好,离职手续需要办理工作交接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试用期内的员工辞职,需书面提交辞职报告书给用人单位,办妥《离职报告表》,用人单位书面通知企业人才
2024-10-01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
2024-09-30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离职,并且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口头协议来订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合同不能影响先订立的合同的履行。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计酬标
2024-09-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应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因此,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其应得的工资。
2024-09-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劳动工资标准应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或者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果劳动者本人无法领取工
2024-09-29
出国劳务纠纷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可以根据中介合同的约定来维权。如果合同中有相关权利保障条款,可以直接按照合同约定解决纠纷。其次,需要关注中介是否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如果中介没有合法资质,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出国劳务合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劳
2024-09-24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格式条款可以成为合同的全部条款,但应该依据不同的岗位,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内容应该不尽相同。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因此,签订
2024-09-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是建立了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因此,劳动行为发生是判断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身份上的从属性应当判定为
2024-09-21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时,如果没有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一般不需要赔偿。但如果造成了经济损失,公司可以扣除部分工资,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法律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时间和频率,必须在约定的日期支付,遇到节假日或休
2024-09-21
在试用期内,除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2012年7月,刘某应聘到某淀粉厂做会计,双方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当刘某工作到第2个月的时候,该厂负责人告知刘某要与其解除劳动关系,解除的理由是刘某的职位另有
2024-09-2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