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张先生与曹女士楼上楼下相邻而居。2007年冬天供暖试水期间,楼上的张先生家供暖管线漏水,导致楼下的曹女士家顶棚漏水,屋内的红木写字台被淹。原告曹女士诉称,2007年11月15日,原告所居住的小区进行供暖试水期间,因被告的供暖管线漏水,导致原告西北角房间的顶棚漏水
2024-01-22
房屋质量问题大多都集中在这几点,外墙开裂、墙面渗水、地板鼓起、门窗打开不便等问题都在不少新闻内曝光过。所以业主应该对门窗工程、地面工程、墙面工程、给排水工程、强电工程等相关项目进行把关,确认是否存在问题。要注意合同内面积是否与实际房屋面积一致,误差尽
2024-01-19
按照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如房屋入住后由于前期施工原因导致房内空气质量差影响室内居住人的健康、房内噪声影响居住等,购房者可要求退房,并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由于是无效合同,购房者应腾空房屋,开发商应返还购房者交纳的房款。在实际生活
2024-01-18
小区公共财产的范围是计算管理小区公共财产所发生的费用的必要前提。现行法律中,可以用于界定小区公共财产范围的法律依据有四条:。除此之外,小区的公共财产还包括:购房人交纳的2%的房屋维修基金和小区公共财产的收益。
2024-01-18
房屋保修期是指物业开发建设单位在物业交付使用后,对业主承担保修责任的期限。关于保修期的长短,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商品住宅的保修期限不得低于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向房地产商出具的质量保修书约定保修期的存续期;存续期少于《规定》中确定的最低
2024-01-17
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买受人有权退房;给买受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24-01-16
还没有交房就发现漏水如何处理?还没交房房子已经出现漏水现象,业主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与开发商协商。保修期内,有的业主在房屋出现了质量问题时,不分青红皂白,拒向物业管理公司交纳物业管理费,这种方式显然欠妥。处在保修期内的,居民可以向出卖人要求修复房屋
2024-01-14
打官司首先就是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为了防止滥用诉权的情况发生,我国法律对于起诉是有条件限制的。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房屋漏水
2024-01-03
房屋销售欺诈双倍赔偿情形有:没有合法有效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出卖人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或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抵押的;出卖人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或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出卖的;故意隐瞒所售房屋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的。
2024-01-02
人们通常说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指房屋达不到法定或约定的质量标准,存在质量缺陷。从总体上分,房屋质量问题大致有三类:违规质量问题,违约质量问题,使用质量问题。这类房屋质量问题是目前最常见,也最容易引发纠纷的一类质量问题。对于这类房屋质量问题,毫无疑问,
2024-01-01
各方有约定应从约定,如无约定,专有部分由专有权人负责管理维护没有异议,但对共有部分的管理维护职责归谁有争议。防水层如果作为共有设施,因为属于隐蔽工程,一般认为楼上住户作为实际使用人应承担合理使用的行为义务,楼下作为受益人也有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主要是
2023-12-24
从物业处拿钥匙,分别应该有楼层钥匙、进户门钥匙、信箱钥匙、水表、电表等几把。购房者在办理入住手续时要加倍小心,不要草草看房,轻易签字,以致装修入住后发现问题时开发商找借口推诿责任。验房时要带好笔、纸、卷尺、直尺、小刀片、照相机等,便于测量、记录、取证
2023-12-23
但购买**地产,付出的可能远比买别的房子来得多。有的家长为了购买**地产,可谓是全家总动员。但其实父母、公婆是没有必须买**地产的义务的,这些钱毕竟是他们的积蓄,也是养老钱。也曾有报道称,一些家长虽购买了所谓的“**地产”,但孩子依然无法入学。因此,要购买**
2023-12-20
应以双方协商为主,尊重历史与习惯,依照法律规定。在查明漏水原因之后,再进行责任划分,事故原因并不能直接确定责任承担主体。参照《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之第九条规定处理。
2023-12-19
开发商应当对所售商品房承担质量保修责任。因此开发商应该承担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的维修义务,并且在保修期内江某不需要承担修理费。在出现墙体裂缝、屋顶漏雨、长毛等质量问题时,可要求开发商及时进行维修。
2023-12-18
处理房屋质量纠纷的两种方式。首先,在保修期内,购房者发现房屋存在一般质量问题,可要求开发商维修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其次,若房屋主体结构存在问题,购房者需向质量监督单位申请检查并取得不合格证书,再要求开发商退房并赔偿损失。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合同形式、条款和登记要求。地役权可根据实现方式、行使方式和是否存在表现于外部进行分类。申请地役权登记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