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这里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时间条件为上下班途中;二是特定对象条件为机动车伤害。
2024-07-30
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在工作场所受伤的属于工伤,穿凉拖上班违反劳动规章制度可以进行劳动纪律处罚,但不影响工伤认定。走路上下班的,作为一个行人,在步行上下班的途中,如果发生意外,是否能认定为工伤呢,这个需要区别不同的情形,首先自己不小心摔倒了,这个是
2024-07-29
在该期间出现事故伤害,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的条件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可以要求公司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公司不申请的,你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4-07-29
误伤工友公司付责任,一方面,你是从事老板安排的工作,在工作中因失误致他人受伤,你是职务行为,因职务行为导致他人受伤,雇主应承担责任.当然,雇主在承担责任后,可以根据情况向有过错的员工追偿.另一方面,工友是在工作期间受到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员工非工伤死亡
2024-07-28
安装房顶彩钢板时,工人黄某意外摔下来身亡。黄某家属要求彩钢板公司赔偿,但被拒绝。法院判决彩钢板公司赔偿黄某家属39.3万元。黄某虽然没有与彩钢板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
2024-07-28
对于劳动行政部门以普通病历代替医疗诊断证明作出劳动工伤认定的,笔者认为不能仅仅因为普通病历在证据形式上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医疗诊断证明因而撤销工伤认定决定,必须以普通病历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2024-07-27
其实赵先生之所以提出工伤赔偿的想法,一是因为自己是在上班途中受的伤,二是事故责任认定中,对方负主要责任。赵先生这种情况,能否认定为工伤,又该如何定赔偿?
2024-07-27
无证驾驶受伤案一般不算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情
2024-07-26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工伤发生后产生的费用应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这些费用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2024-07-26
由用人单位承担了工伤保险责任,不再享有其它赔偿。
2024-07-26
6、鉴定结论作出1年内,情况发生变化的,可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并根据新的鉴定结论进行赔付。
2024-07-25
劳务关系中认定工伤的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根据这两条法律规定,如果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
2024-07-24
因工伤残职工申办材料。(一)有效完整的《贵阳市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二)被鉴定人二代身份证复印件;(三)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结论书原件及复印件;(五)相关病历、治疗资料、相应的检查结果、诊断证明等,患职业病职工的职业病诊断书
2024-07-24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60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单位。对于已经明确的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决定。如果
2024-07-24
所有有关司法鉴定的费用都由司法申请鉴定者自行承担。第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收取司法鉴定费用,收费的项目和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司法鉴定收费金额上限。事后鉴定费用可列入赔偿请求内,依判决决定各方承担责任的大小来承担该鉴定
2024-07-24
承包经营企业的工伤处理流程及责任。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企业需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仍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限制和申请材料,包括员工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合同、申请书、个人身份证明、事故情况材料和旁证材料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赔偿的具体流程,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和停工留薪期鉴定、申请赔偿数额仲裁以
员工在上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并承担次要责任时,能否认定为工伤的问题。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责任认定和流程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及工伤待遇和工伤医疗费的解决方案。当事人需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裁决。对于工伤待遇问题,需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当事人在解决工伤医疗费问题时需注意不超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