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侵犯属于民事纠纷,但严重情况下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民事诉讼立案条件包括原告与被告的明确身份、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适用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立案条件包括起诉状的格式要求、原告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和行为能力,明确被告身份,
2024-03-03
行政诉讼和解是指在行政诉讼中, 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以解决行政纠纷为目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内, 就彼此之间的争议事项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妥协、让步, 最终达到终结诉讼的行为。规范当前全国法院系统推行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明确、规制适用范围。
2024-02-28
行政赔偿诉讼是行政诉讼,在我国,这一命题似乎无人置疑,已成通说。有学者认为,因为争议的内容是行政性质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争议的理由是具体行政行为,争议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因此,可以认为行政赔偿的诉讼性质属于行政诉讼的性质”。而1997年最高司法机
2024-02-27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也规定对于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予以撤销。笔者认为对于行政主体超过法定期限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而不应当以法律没有规定为由一律认定为有效。对超过法定期限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看其是否侵犯了
2024-02-26
工伤保险待遇案件可以归类为行政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对于行政案件,社保局是诉讼主体,申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公司是诉讼主体,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
2024-02-25
(二)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由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依法决定并实施,其目的是排除妨害,以保障行政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是行政诉讼强制措施在实施主体和目的上的特点,也是它与其他诉讼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不相同的一个特点。我国的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包括训诫、责令具结
2024-02-24
(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五)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七)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体就同一事实提起的行政诉讼。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
2024-02-22
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是指对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和与之发生行政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法律、法规规定应当
2024-02-20
某甲不服,遂以母校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法院裁定不予受理。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不少有关高等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行政管理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总和。在
2024-02-17
行政不作为与不履行法定职责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不是一个概念,行政不作为所包含的范围远大于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义务的外延远大于法定义务的外延,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024-02-16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依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申请,应当履行也有可能履行相应的法定职责,但却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为形式,虽然行政不作为是与行政作为相对应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但不是所有的行政不作为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只有法律规定的可诉性行政不作为方可向人民
2024-02-16
行政诉讼共同被告的确定:共同被告是两个以上被告在同一个案件中的合并,属于诉讼主体的合并,在行政诉讼中作为共同被告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
2024-02-12
行政诉讼受理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决定了司法机关对行政主体行为的监督范围,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讼的范围和行政终局裁决权的范围。行政诉讼受理范围
2024-02-12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政诉讼受理条件有哪些的相关解答。
2024-02-04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那么房屋征收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立案怎么办?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2024-01-22
仲裁与民事诉讼的主体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仲裁与民事诉讼的主体是平等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实体法民法调整;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主体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为行政相对人,一方是国家的公权力机关
2024-01-17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