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与小孙签订了一份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期满后转为超市正式员工,享受全额福利待遇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小孙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时间太长,但超市方面解释说:现在社会上其他单位招聘人员也都是如此规定的,因为在试用期间,员工和单位还在磨合阶段,
2024-03-07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相关的司法解释同时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可以约定试用期,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按新员工一样处理,避免以后不必要的纠纷。(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
2024-03-05
无锡南长区法院近日判决了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件。该案涉及一份签订于7年前的租赁协议,租金价格翻了10倍,出租户要求调整租金。然而法院驳回了出租户的请求。该协议约定租期为45年,租金总额为54000元,双方约定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不得反悔。设计院起诉要求将
2024-02-28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可以对新进员工设定试用期,但是许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占据主动,防止被“套牢”,往往同试用期内的员工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只签订一纸“试用期合同”,实际上这种做法适得其反。因为即使企业同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2024-02-26
入职时,需要注意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劳动报酬等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
2024-02-24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前就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则劳动关系从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据第八十二条规定,如果
2024-02-18
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或仅签订,不仅不能防范用工风险,反而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更大的用工隐患。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
2024-02-17
职工马上通过实习的,如果劳动者不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可能提出三年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威胁”是指对劳动者施以暴力或者其他强迫手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合同期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长短要与劳动合同期限相适应。
2024-02-15
如果超过一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的,还需要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4-02-10
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求职者与北京的中交隧道工程局签订了劳动合同,试用期为六个月。在工作了两个月后,由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他选择了辞职并提前三天递交了辞职报告。然而,公司要求他缴纳五千元作为报到和离职产生的费用,否则不会办理离职手续,也不会归还他的档案和
2024-02-08
单位未缴社保员工能否获得补偿海淀区杨小姐2008年1月与海淀区某单位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2个月。根据法律规定以及合同上的有关约定,2008年7月27日杨小姐向单位提出补缴的要求,遭到拒绝。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依照本法规定,杨小姐要求
2024-02-03
可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
2024-01-28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当然,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5项,以劳动者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在签订合同时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2024-01-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劳动政策法规,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协议。协议生效期限为___个月,从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024-01-17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
2024-01-14
公司应当在1月份之内与小王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此情况下,公司无权以小王在试用期表现不佳为由进行辞退。
2024-01-1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