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从业人员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劳动能力鉴定。(三)医疗保险契约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工伤的有关资料。
2024-12-14
工伤认定也好,工伤等级鉴定也好,归根结底是要进行工伤待遇赔偿,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不受侵害。因此,需提醒参保的用人单位切莫小视工伤认定30日的期限。三是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
2024-12-12
2、伤病职工在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登记后,由服务机构填写《鉴定表》中的个人情况伤病情况医疗经过,贴上申请人小一寸免冠半身近照,并盖服务机构的骑缝章;
2024-11-29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需是社保局指定的鉴定机构,不同于一般的司法鉴定机构,共分十级,最高级别为1级,最低为10级。若评上伤残等级,可去社保局办理理赔手续。
2024-11-29
工伤鉴定是在工作人员在医疗机构医治康复,也就是伤好了以后去做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按要求提供全部材料,受理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材料和事实进行调
2024-11-27
用人单位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的赔偿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
2024-11-21
第二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组织进行技术性等级鉴定,适用本办法。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机构,其设置方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
2024-11-20
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
2024-11-10
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受害人通常会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是否达到伤残以及伤残等级,从而确定是否主张残疾赔偿金。而且负责劳动能力鉴定的机构又不接受遭受工伤以外的其他伤害的受害人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客观上也使交通事故受害人不能进行劳动能
2024-11-05
交了申请,等劳动管理部门通知后,受伤的劳动者就要去指定的地方做劳动能力鉴定。做完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在六十日内作出鉴定结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
2024-11-03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预付。重新鉴定结论与鉴定结论不相符,鉴定费由原鉴定机构负担。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
2024-11-03
我国职业病发病严峻,应及早防治。本文提供了职业病鉴定的程序内容。流程包括: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职业病鉴定申请书》→鉴定办事机构出具《职业病鉴定资料提交通知书》→提交所需资料或书面陈述→协商鉴定缴费事宜→发给《职业病鉴定受理通知书》→抽取鉴定专家→开鉴
2024-10-31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因此申请工伤鉴定需要去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鉴定机构的组织形式一般为“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有的中小型企业称
2024-10-25
关于工伤认定书份数,一般工伤认定书一式五份,分别是:公司一份,本人一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份,社会保险机构一份,劳动能力鉴定一份。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若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伤认定的条件
2024-10-22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当送达鉴定结论。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负责鉴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把鉴定结论送达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2024-10-22
通常是先经过了工伤认定之后,才会进行到这一步。而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材料。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据此审查工伤职
2024-10-1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