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是属于垄断经营的行为,反垄断机构可以进行调查,确实有垄断行为的,可以进行处罚。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
2024-09-09
反垄断法的目标在于维护公正竞争,保证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为实施反垄断法,我国必须要设立专门的有权威性的执法机构,才能够满足有效执法的需要。在我国,分别制定了《反垄断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2024-09-05
1、限定他人购买其自己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经营者的商品。其情形是多种多样的。
2024-08-31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违法经营者的处罚类型主要有: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依照法律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确定罚款的具体数额时,应当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的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处罚的公正性。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我
2024-08-29
由于自然垄断产品具有“自然垄断”和“准公共品”两大属性,因此在供给上存在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其价格进行干预,这就是自然垄断产品定价。在自然垄断产品生产和传输过程中,并非所有的环节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自然垄断一般仅存在于其中仅有
2024-08-23
行业垄断是指政府或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为保护某特定行业的企业及其经济利益而实施的排斥、限制或妨碍其他行业参与竞争的行为。行业垄断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行业垄断虽然与地区垄断有相似之处,但行业垄断毕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如果将其归入地区垄断之列,无论在理论上
2024-08-22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掀起了外资流入的新高潮。入世将为外资开放新的领域,并逐步取消对外资的歧视性待遇,从而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投资环境。这些问题都源于外资并购带来的垄断问题。目前,许多国家都将外资并购纳入本国的反垄断法例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外资并购反垄
2024-08-17
垄断行业有两种一种是技术上垄断、一种是国家控制垄断。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进行垄断性竞争的企业在短期具有垄断性质,而在长期则是零利润和生产能力过剩的。值得注意的是,垄断性竞争虽然一直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市场与竞争的话
2024-08-16
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波特认为,技术垄断主要是以技术优势作为抑制同业竞争的武器和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行业的障碍。当代资本主义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技术垄断代替资本垄断。另一方面,技术垄断带来的巨额利润会引发更加激烈的竞争,给企业造成很多隐患。处理好技术垄断与技
2024-08-12
2、不正当竞争:经营者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从事市场竞争的行为。
2024-08-05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2024-08-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不得实行差别待遇。如果该类企业实施的市场行为没有对以上客体造成任何损害后果,那么该类企业的市场行为就不能认定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而
2024-07-25
行政垄断之所以被视为滥用权力,是因为这些行为既不属于政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进行的经济管理,也不属于政府为宏观调控而采取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这即是说,行政垄断有三个构成要件:一是政府行为;二是限制竞争行为;三是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我国反垄断
2024-07-25
根据《谢尔曼法案》第一条的规定,联合是垄断犯罪行为方面的核心要件,意指两个以上经营者以过度限制贸易为行为目的或潜在危害结果的合意。故控方对构成要件进行的违法性分析需要附加性地聚焦于联合行为成功后的危害可能。违法的实质内容落位于联合行为指向的垄断目的,
2024-07-24
价格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垄断价格行为的存在,一是规模经济的需要。经济性垄断厂商很容易产生垄断价格行为;这些法律是规
2024-07-10
寡头垄断市场的五个条件。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买者众多而厂商数量少,每个厂商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并具备价格影响能力。同时,厂商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产品可能同质或存在差别,新厂商进入市场十分困难。
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及其适用范围,包括价格垄断行为的定义和类型,特殊行业的经营者责任,以及禁止的价格垄断协议等。同时强调了行业协会不得从事排除、限制价格竞争的行为,并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不得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从事价格垄断行为。摘
垄断行为的分类,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同时介绍了垄断协议的横向和纵向分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和豁免情形。其中豁免情形需要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并证明不会对市场竞争
垄断行为的法律特征,主要围绕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展开。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和纵向协议,其本质特点是存在共同意思联络。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则是支配企业为维持或增强市场支配地位而实施的反竞争行为。文章还介绍了如何认定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包括行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