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帮工的过程中因一方失误造成人身损害的,一般由被帮工人承担法律责任,但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帮工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第十三条 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
2023-10-19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3-10-18
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023-10-17
王某在某地一家公司上班,一天,王某在公司上班时突然发病。在感觉病情稍微有所好转后,王某没有遵照医嘱住院治疗,而是离开了医院回家休养。没过多久,王某就昏迷不醒,妻子立刻将其送往市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后,王某的妻子徐女士向人社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
2023-10-15
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自发生事故伤害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一)工伤认定申请表;在通常情况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不及时或者根本不申请工伤认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用人单位认为该职工的事故伤害不属于工伤的范畴。那么对于用人
2023-10-11
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023-10-08
工伤住院伙食补助、外地就医交通费及食宿费:住院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工伤误工费计算方式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2023-10-08
5、申请人未按规定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写的重要内容涂改或无法辨认以及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的,社保部门应当场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内须补正的全部材料。
2023-10-03
《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2023-10-01
第十五条工人职员因工残废部分丧失劳动力仍继续工作者,再次非因工残废仍能工作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乙款三项规定应领的因工残废补助费,应继续付给。再次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而退职时,应按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丙款规定的待遇办理。
2023-10-01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七)法
2023-09-30
李某工作较机动,曾到妻子的车间帮妻子工作,单位发现后,警告批评李某,也告知其单位规章制度不允许这样帮手。在×年×月×日,李某又偷偷去帮手,被妻子操作的机器压伤左手。但该公司对区人社局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区政府作出维持本局的工伤认
2023-09-29
某电气焊门市部系业主张某开办的个体工商户,领有工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2016年3月1日,门市部雇工李某在工作期间意外受伤,造成六级伤残。事发后,张某注销工商登记,关门停业。李某治疗终结后,在法定期限内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所依据的劳动关系事实
2023-09-27
劳动能力鉴定是必须治愈出院并且已经取得工伤认定书才可以申请,时限也是有规定的:如果是治愈出院前做出工伤认定的,必须在治愈出院后1个月内申请,如果是治愈出院后做出工伤认定的,必须在做出工伤认定书之日起1个月内申请。(一)发生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尽快将伤者送往
2023-09-25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023-09-23
伤情鉴定的费用标准和相关流程。鉴定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医进行,或由司法鉴定机构代为鉴定并由公安机关委托完成,费用由公安机关负担。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不同鉴定机构的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不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工伤认定的相关条例规定。包括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等;视同工伤的情形,如突发疾病死亡、抢险救灾中受伤等;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家属在职工发生
农民工和非农民工工伤认定所在地的确定问题。对于农民工,若企业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一致,应在注册地参保,若未在注册地参保,则在生产经营地参保并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非农民工则需根据各省市具体规定确定工伤认定所在地。企业需综合考虑经营管理便利、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