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属于工伤
2024-03-08
宜丰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雇员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判决被告彭某和某通信工程公司连带赔偿原告刘某的后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和误工费等共计34824元。刘某在2008年3月12日受雇于某通信工程工地时,由于雇主彭某提供的设备失灵,导致事故发生,刘某的左腿受伤。
2024-03-05
工伤事故赔偿申请有时间限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天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
2024-02-29
“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在30天内向区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不申报,伤者、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1年以内可向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程挺干说,人社部门一经受理申请后,一般在60天内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认定结论,但在事故发生一年后还不
2024-02-25
《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规定,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第一种观点认为,工伤认定案件应当先复议。第二种观点认为,用“可以”表述,是一个选择性的词语,所以相对人可以选择复议或诉讼。该电话答复已经明
2024-02-23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在上班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将被视为工伤。此外,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
2024-02-22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颁布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提供了依据。然而,由于对于残疾赔偿金的确定存在不同理解,导致司法实践操作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受
2024-02-18
很多务工人员认为在工作中受伤,单位就要认定他为工伤,不知道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工伤认定。律师提醒,劳动者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
2024-02-17
2022年清明节是4月5日,放假时间为4月3日至4月5日,其中4月2日调休补上4月4日的班次。在清明节假期期间,全国收费公路将继续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免费时段为4月3日0时至5日24时。
2024-02-16
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报相关材料。所需材料应一次性交齐,因客观原因造成部分材料无法按时提交的,可先行将其他材
2024-02-14
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是被认定为工伤并评定为相应的工伤伤残等级。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有时间限制。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所在
2024-02-10
工伤认定超期是指用人单位或伤者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要求作工伤认定时超过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
2024-02-07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后,如果治疗后残疾仍存在或者劳动能力受到影响,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包括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
2024-02-06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60天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其近亲属和所在单位。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在15天内作出决定。如果工
2024-02-02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需要在事故发生或诊断之日起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
2024-01-30
工伤认定和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问题以及处理建议。对于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时效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若伤害结果尚未实际发生,在结果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也不属于超时。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从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王某在上班期间受伤后申请工伤认定的问题。虽然王某的申请超过了规定的时效,但法院考虑到劳动者的权益和申请时效制度的设立目的,仍判决撤销劳动部门的不予受理通知书。法官强调,《工伤保险条例》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简单机械地理解时效规定可能导致特殊情况下职工失
多种人身伤害相关的法定时间,包括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以及行政部门处理时限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交通事故调解、学生伤害事故调解、身体受到伤害等方面的诉讼时效及相关时限。同时,也介绍了行政部门处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的处理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