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含义是什么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特殊情形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行政诉讼要解决的问题是
2024-11-10
行政诉讼的证据证明标准是怎样的在进行诉讼的时候,证据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没有了证据,诉讼的胜率会减少一大半或者几乎为0。但是提供证据的时候,有时候有些证据是起不到作用的,做的也是无用功。同一个证明标准,对被告行政机关来说,是“证明”的标准,对法院来说,主要是“审查”的标准。这是
2024-11-05
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调取有哪些方式行政诉讼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那么法院有需要行政诉讼证据的时候该怎么取证呢?当事人举证和人民法院调取证据,是我国诉讼证据的两个来源。但在行政诉讼中,这两项证据来源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行政诉讼中,法院调取证据应限定于少数特定
2024-10-24
对火灾原因认定结论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呢经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对起火残留物进行鉴定,结论为洁身器内的疑点为二次。当事人对火灾原因认定结论不服提起诉讼,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并据此裁定驳回了某科贸中心的起诉。火灾原因认定结论未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不具有行政决定的效力。当事人
2024-10-23
行政诉讼补强证据的含义是什么补强证据,指用以确认或证明另一主要证据事实的真实性,以补充增强其证明力的证据,又称为“佐证”或“旁证”。英美国家的庭审中,由陪审团认定事实,一般要求有佐证。在有些情况下则要求必须有另—证据作为补强证据,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补强证据能够增加证据的证
2024-10-17
行政诉讼判例的创制程序包含哪些内容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判例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拘束力,因此必须根据一定程序对判例进行严格挑选和审核,防止出现判例与现行法规定不符或者裁判本身出现错误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汇集了全国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可以成立专门的判例汇编机构负责收集和整理
2024-10-14
提起诉讼前可否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某些民事争议发生后,如果不立即采取限制债务人转移或者处分财产的措施,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而债权人又不能马上提起诉讼。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
2024-10-11
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十七条 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
2024-10-11
行政诉讼二审有新证据怎么处理行政诉讼二审中的新证据应该先进行认定,在看是否可以采用。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
2024-10-11
行政诉讼证据:专业书证及说明材料由于行政事务和行政执法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和行业性,使得行政活动中产生的书面材料往往也带有相应的特性,专业书证即是其典型表现之一。行政诉讼中的专业书证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的书证,它一般由行政机关制作而成,多数情况下证明力较强。并且,
2024-10-10
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补充证据的有哪些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行政诉讼被告补充证据是指被告在法定举证时限届满之后提供的证据及收集、提供证据的行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解释》对行政诉讼补充证据前提条件,即“经
2024-10-06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是什么真实可靠的证据是法院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全部证明活动的中心。人民法院作出合法
2024-10-04
行政诉讼中不适用调解的原因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确切地说,中国是没有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程序中,对被告或者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然后做出维持、撤销或者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决
2024-09-28
行政诉讼伪造证据的法律后果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行政主体应当在充分、全在掌握证据、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即行政主体必须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这决定行政主体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应在作出裁决之前就已获得,以便在引起诉讼时如实向法院提供。先取证、后裁决的行
2024-09-24
证人如何出庭作证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
2024-09-23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效力判断原则,包括不同种类证据的效力认定标准。具体讨论了公文文书、鉴定结论、原件原物等证明力度的优先级以及各种证据的特定要求,如证人证言等。此外,也提到了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如书证、物证等及其特征。
法院在行政诉讼中调取证据的程序和意义。法院调取证据主要基于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以及程序性事项。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程序包括原告或第三人提交调取证据申请,法院审查并决定是否调取证据,并规定了相关期限和复议机制。此外,如果证据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