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劳动者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没有正式劳动关系的,只要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就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处理的,如果确实被证明没有任何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那么劳动监察无法处理只能试试劳动仲裁。
2025-01-24
因目前南京市将劳动者可以主张的劳动权益依据职责划分分别交由两个部门处理,导致劳动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必须同时向两个部门寻求解决和处理。因此,当劳动者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以及补缴社会保险时,应当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和投诉。
2025-01-09
扣离职证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025-01-0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拖欠劳务分包费的,当事人可以找当地的劳动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即劳动合同履行地
2024-12-30
劳务派遣公司克扣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主张限期支付克扣、拖欠工资。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
2024-12-21
如果节日期间加班却没有拿到加班费,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在提出维权主张时,要注意收集加班证据。如果拿不到加班费,劳动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维权:。即五一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2024-12-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公司强制加班的情况下,职工有多种投诉途径,包括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拨打12333投诉、网上投诉、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司要求加班不得超过每日一小时;而在特殊情况下,为
2024-12-21
可以是劳动争议,兼职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劳动仲裁维权。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需要提醒的是,有些用人单位试图通过
2024-12-18
加班是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基础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员工加班,员工也无权单方面决定加班。如果公司不给加班费,员工可以采取多种办法,如找公司协商、找劳动部门举报、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找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找法院起诉处理。公司要求加班但不支付加班
2024-12-18
员工入职十天辞职用人单位也应支付给员工相应的工资,用人单位不发放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2024-12-12
对于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符合法律规定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监管部门,或者报警投诉,另外,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如果是涉及劳动合同纠纷的,可以找劳动监察大队。
2024-12-08
疫情期间公司不发工资员工应该打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举报电话,也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2024-12-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是不能同时申请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投诉的,劳动监察部门发现案件已经申请劳动仲裁的,要告知当事人按劳动仲裁程序处理。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济损失
2024-12-0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遵循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接受社会监督。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2024-11-28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不受理拖欠工资案件。建议向劳来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
2024-11-24
用人单位违法或侵权行为损害了劳动者的权利时去寻求行政救助或法律救济。一是去劳动局是投诉、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要求劳动保障监察机关查处或干预。如果劳动局发现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及拖欠劳动者报酬的行为时,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
2024-11-2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