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权限和范围。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包括地域管辖、移送管辖、级别管辖和指定管辖等。其中,地域管辖是最基本的管辖方式,按照当事人所在地划分案件管辖。特别地域管辖是以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所
2024-08-14
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是单位说已超过了劳动争议的60天时效。答: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2024-07-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精神,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024-07-09
根据《劳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司破产时应优先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根据工作年限支付不同标准的补偿金。此外,公司还应优先支付所欠员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
2024-06-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4-06-16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是:诉讼时效是
2024-0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对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然而,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结的劳动争议案件表明,一些用人单位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一些用人单位对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法律规定
2024-05-30
按照《劳动法》第82条、83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2024-05-2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第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
2024-05-17
如何把握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
2024-05-14
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遭遇被公司非法辞退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是否选择劳动仲裁劳动者自主选择权。在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大部分都由当地县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同级
2024-05-08
法律规定的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必须主张权利,如果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怠于行使或不行使权利,便丧失胜诉权。我国〈〈劳动法〉〉笫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结合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其他
2024-05-03
超过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时效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胜诉权丧失。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时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六十天,是指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劳动合同权利被侵犯之日算至以后的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2024-04-28
《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其他未经委托无权起诉。起诉的时间,必须是劳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否则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民事诉讼
2024-04-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八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我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
2024-04-06
劳动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就符合以下条件的劳动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4-03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