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地役权不能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转让,它必须随着需役地的使用权转移而一同转移。(一)设立地役权的形式: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
2024-03-30
地役权与相邻关系,可以说是基本保障与更高追求的关系。由于甲的要求会使乙的土地遭受较大的损害,超出了乙向甲提供基本保障的义务,也超出了相邻关系所能解决的范围,按照相邻关系乙有权拒绝。而设立地役权,并不是为了满足不动产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最低要求,而是通过利
2024-03-10
地役权与相邻关系,可以说是基本保障与更高追求的关系。由于甲的要求会使乙的土地遭受较大的损害,超出了乙向甲提供基本保障的义务,也超出了相邻关系所能解决的范围,按照相邻关系乙有权拒绝。而设立地役权,并不是为了满足不动产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最低要求,而是通过利
2024-02-29
就是利用他人的房屋土地以提高自己房屋土地的收益而使用的权利。的确,传统地役权仅针对土地而言,这次《物权法》把它扩大到房屋上。因此,地役权有以下特点:1.按照合同设立,即当事人之间必须有设立地役权的书面合同。4.地役权的设立采取对抗主义,即,地役权自地役
2024-02-28
有的集体组织,按承包人承包土地的数量,作价或不作价地分给承包人部分耕畜、农具或其他生产资料,这是附属于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此外,《物权法》确认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同时进一步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
2024-02-18
地役权是以他人不动产供自己不动产便利而使用的权利。消极地役权是指以供役地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为内容的地役权,因其负有一定不作为的义务,而非单纯的容忍义务,又称不作为地役权。以地役权的存在是否表现于外部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表见地役权和非表见地役权。
2024-02-14
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此外,凡房地产转让或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先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交易手续和申请转移、变更登记,然后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
2024-01-21
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而设立地役权,当事人是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的。主物权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物权,如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在与需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关系上,也是从物权。所有权是全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限制物权
2024-01-12
根据法律规定,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但是以设有地役权的土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四章在国内首次规定了地役权法律制度。地役权是意定物权,可以交由地役权人与供役地人协商确定地
2024-01-02
地役权是为需役地便利而设定的权利,因此地役权人为了需役地的便利,有权使用供役地。其使用方式,包括通过积极行为对供役地加以利用,也包括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限制供役地人对供役地的使用,但不能为所欲为,应依地役权设定目的及范围使用。地役权人为实现利用目的,有
2023-12-31
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的权利。第一百六十一条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第一百六十五条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
2023-12-14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监护人有权处理未成年人的房产。监护人处分未成年人财产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出于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
2023-12-13
地役权是绝对权。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积极地役权是指地役权人可在供役地上为一定的积极行为的地役权,也称作为地役权。消极地役权是指以供役地人不得为
2023-12-10
《物权法》第164条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營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地役权虽为用益物权,但其功能在于为了需役地的便利而利用供役地,故地役权具有从属性,从属于需役地的所有权、用益物权。地役权的从属性规定在(
2023-11-24
第一百五十六条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前款所称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第一百六十九条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变更、
2023-11-23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发生转移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和注意事项。包括不动产登记证明、地役权转移合同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如救济请求权、提供便利的内容、适用范围和设立方式的不同。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采光权的定义和适用的法规,介绍了采光权的赔偿标准和纠纷处理方式。根据规定,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有权从室外获取适度光源,采光权的赔偿标准按不同情况予以补偿。解决采光权纠纷时,应以一次性赔偿为宜,存在两种计算公式,均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为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合同形式、条款和登记要求。地役权可根据实现方式、行使方式和是否存在表现于外部进行分类。申请地役权登记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