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越来越显示出其较强的生命力,并已得到世界上广大货主的认可和青睐,际货运代理必将得到较快的发展。的各种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有设备的作用和选择最佳路线,改善货物流通环节,实际承运人交涉,从而获得优惠运价,使货主与国际货运代理均受益。
2024-11-27
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托运人只需办理一次托运、订立一份运输合同,一次支付费用、一次保险,从而省去托运人办理托运手续的许多不便。而一旦运输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由于多式联运可采用一张货运单证、统一费率,因而也可简化制单和结
2024-11-27
“黄鹤8号”轮于当月25日抵武汉港,并向收货人发出到货通知。**公司提出先由**公司将错发的货物返回,所需运费以后协商,**公司要求**公司先付运费再将货物返回。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由于**公司的错误,造成我公司货差损失、价差损失、货款银行利息损失及差旅费共计1
2024-11-24
在文章结构上,先引出案子,进而分五部分论述,即“船舶适航”的含义及其判断、船舶适航的时间、在适航责任中应如何把握好“谨慎处理”、承运人免责的含义及其法律规定、适航责任与承运人免责的关系。为了海上运输的安全,各国海商法均明确规定,承运人的基本义务之一便
2024-11-23
该《规定》第3条采纳了竞合的观点,承运人因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造成正本提单持有人损失的,正本提单持有人可以要求承运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承担侵权责任。
2024-11-22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由承运人与托运人磋商订立,订立的过程也分为要约和承诺。承运人发出要约称为揽货,托运人发出要约则称为租船定舱。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可以口头订立,也可以书面订立。海商法规定了以下三种合同解除的情况:。但船长决定将货物卸载的,应当及时通知托运人
2024-11-21
同年10月5日,船务公司的代理人就被拖潜艇向被告中国**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国内船舶保险合同,并以书面形式介绍了投保潜艇的情况,填写了国内船舶保险单。遂后,船务公司起诉到上海海事法院,称:我方所有的“33型”退役潜艇作为被拖物,符合海上拖带要求,处于适
2024-11-11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承担的是严格责任制,也就是说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货物毁损、灭失,不论承运人有无过错,除了有法律规定的免责理由外,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并不以承运人有过错为承担责任的条件。保险公司作为涉案货物的保险人在理赔后,代位求偿权成立,向承运人与
2024-11-08
此时,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对托运人或提单持有人承担连带责任。**公司不能向原告即自己所签发的正本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应作为承运人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为此维持一审法院关于被告**集团公司承担无单放货责任的判决,同时判决被告**达飞轮船有限公司对被告**集团公司的
2024-11-03
⑴定义条款--主要对“承运人“,“托运人”等关系人加以限定。前者包括与托运人定有运输合同的船舶所有人,后者包括提货人、收货人、提单持有人和货物所有人。⑵管辖权条款--指出当提单发生争执时,按照法律,某法院有审理和解决案件的权利。一般海运提单规定承运人的责
2024-10-28
海运保险费的计算方法:。海上运输保险是对海上发生的损失进行分散和转嫁,以使受害人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因此,保险的当事人除了要遵守保险合同各自义务外,还要共同遵守保险利益原则、诚信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是海上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2024-10-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公路道路运输服务管理规定,为确保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维护双方权益,规范相互合作行为,甲乙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就甲方产品运输服务事项达成以下条款,以便双方共同信守。
2024-10-24
民事诉讼当事人,指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利害关系人。当事人进行诉讼,是要人民法院对他们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作出裁判。因托运人申报不实或者遗漏重要情况,造成承运人损失的,托运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024-10-23
出海船舶除依照规定向主管部门领取有关证件外,应当向船籍港或者船舶所在地公安边防部门申请办理船舶户籍注册,领取《出海船舶户口簿》。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或者《船员服务簿》的人员、渔民出海,应当向船籍港或者船舶所在地公安边防部门申领
2024-10-17
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更是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成为焦点中的焦点。对于该强制保险,很多人认为其就是“第三者责任保险”,但笔者认为“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第三者责
2024-1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责任限制规定及其联系。该法参考了国际公约和惯例,包括单位责任限制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主体,但并非专门为承运人设计,且有明确的例外条款和侵权行为的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承运人的利益。
海上拖航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承拖方与被拖方之间的责任划分原则,包括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同时,也讨论了承拖方、被拖方与第三方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承拖方的免责事由。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海商法关于承拖方免责的相关规定。
《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中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确立背景、规定及我国法律的引用。因航运实践中托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不同常引发法律问题,为此,《汉堡规则》明确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和责任,区分了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的责任范围。我国《海商法》也引用了该
海上拖航合同的相关内容。该合同定义为我国《海商法》中的第155条,指的是承托方使用拖轮将被拖物从一地拖至另一地,被拖方支付拖航费的合同。承拖方可以是专业海上拖航企业或打捞、救助企业。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双方名称、拖轮和被拖物的信息、起拖地点和目的地等,并